苏祖武
,
孟国文
,
郭鸿镇
,
刘建超
,
姚泽坤
,
杨昭苏
,
胡宗式
金属学报
本文对TC11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不均匀缺陷产生原因及消除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铸锭最初锻造温度在β相区,随后两相区锻造变形量不大且分布不均匀,致使部分晶界α和二次α聚集并粗化呈块状,或沿主变形方向拉长呈条状,或遗留下原晶界α。若采用(α+β)中间形变热处理+β处理、水冷+再结晶退火、空冷的工...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
forging
,
microstructure
,
equiaxed grain refinement
宜楠
,
权振兴
,
赵鸿磊
,
武宇
材料开发与应用
金属钽可作为集成电路中铜与硅基板的阻隔层材料,以防止铜与硅扩散生成铜硅合金影响电路性能.采用钽靶材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溅射钽到硅片上.靶材晶粒尺寸与织构取向影响溅射速率及溅射薄膜均匀性,要求钽靶材晶粒尺寸应小于100 μm,在靶材整个厚度范围内应主要是(111)型织构.同时,为了避免薄膜存在杂质颗粒...
关键词:
钽
,
溅射靶材
,
晶粒尺寸
,
织构
,
电子束熔炼
,
锻造
,
轧制
,
热处理
郭跃岭
,
韩恩厚
,
王俭秋
材料研究学报
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了锻造以及锻后固溶处理处理对核级316LN奥氏体不锈钢(316LNss)的晶粒尺寸、残余应变和晶粒取向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原始态(即未锻造态)和锻造且固溶处理态316LNss在核电高温高压水中短期氧化(190 h)后表面氧化膜的形貌和成分.结果表明,锻造和锻后的固...
关键词:
材料失效与保护
,
316LN不锈钢
,
氧化膜
,
高温高压水
,
锻造
,
腐蚀
,
核电
张浩
,
张绪虎
,
杜志惠
,
周晓建
,
阴中炜
,
王少华
,
朱秉诚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满足航天飞行器对结构减重的迫切需求,推动变形镁合金在航天飞行器上的应用,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及显微组织分析的方法对高强耐热镁合金工业级大型锻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锻前固溶处理不能完全消除晶间稀土元素的偏析,这些稀土元素最终以Mg24Y5、Mg5Gd等相的形式保留下来,并呈现出颗粒形态;锻环力学...
关键词:
镁合金
,
锻造
,
时效处理
,
力学性能
,
显微组织
,
偏析
汪清
,
王敬丰
,
黄崧
,
李琳俊楠
,
耿铁
,
潘复生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11.010
采用一次挤压变形、二次挤压变形以及一次挤压后再进行锻造的三种加工工艺对AZ61镁合金进行塑性变形,研究不同的加工工艺对镁合金力学性能及拉压不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变形可以细化AZ61镁合金的晶粒,而在挤压后进行锻造变形,会使得其晶粒长大粗化.二次挤压后,由于强化了{0002}基面织构,AZ61...
关键词:
镁合金
,
挤压
,
锻造
,
不对称性
沈立华
,
朱宝辉
,
马超
,
刘彦昌
,
王培军
,
刘守田
,
王益
,
姜韬
钛工业进展
经过多火次锻造得到具有均匀细小等轴组织的TA5钛合金棒材,在600~800℃范围内对其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退火热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其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700~750℃,保温时间在60~90 min之间时,得到的组织为更加均匀的等轴组织;棒材的抗拉强度为7...
关键词:
TA5钛合金
,
锻造
,
棒材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张丰收
,
王凯旋
,
雷锦文
,
高玉社
,
丁永峰
,
史蒲英
,
刘向宏
钛工业进展
为给某特殊锻件提供满足缺口应力断裂性能的大规格TC4钛合金棒材,将3次真空自耗熔炼得到的5 t重的720 mm TC4钛合金铸锭,分别采用β相区开坯+两相区直拔锻造和β相区开坯+两相区锻造(镦拔+直拔)两种工艺,制成350 mm TC4钛合金棒材。第二种工艺制备的锻棒组织的均匀性及等轴化程度、超...
关键词:
TC4钛合金
,
棒材
,
锻造
,
缺口应力断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