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瑞刚
,
杨冠军
,
毛小南
,
张鹏省
,
韩栋
,
张拓燕
机械工程材料
分析了常规锻造和特种锻造及后续热处理对TC11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锻温度为950℃时,TC11钛合金经特种锻造得到网篮组织,其锻态及热处理后的性能均优于常规锻造的(等轴组织);终锻温度为950℃时,两种锻造方式得到的钛合金性能均优于980℃的(等轴组织);TC11钛合金经950℃特种锻造后再结合高温均匀化和双重退火处理,得到的片状编织组织可使材料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沈立华
,
朱宝辉
,
刘彦昌
,
袁红军
,
王培军
,
陈睿博
,
刘守田
钛工业进展
TA23钛合金铸锭在β相区经过变形量为88%的两镦两拔锻造,然后在α+β相区进行锻造,变形量分别为36%(工艺1)和56%(工艺2),最终得到135 mm×960 mm×1 050 mm的板坯.采用金相显微镜、材料拉伸试验机和超声波探伤仪对TA23钛合金板坯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内部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相区进行变形量为36%的锻造得到的板坯组织为网篮组织,变形量为56%得到的板坯组织为等轴组织;增大变形量有利于进一步细化组织,提高塑性指标,降低超声波探伤杂波水平;采用工艺2锻造的TA23钛合金板坯可用于生产船用板材.
关键词:
TA23钛合金
,
板坯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岳旭
,
冯浩
,
马恩惠
,
李巍
,
马宝军
,
董洁
,
李渭清
钛工业进展
通过两种工艺锻制了矱350 mm的大规格TC17钛合金棒材,比较了经两种工艺锻制的棒材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探伤杂波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相区采用镦拔变形使变形量大于60%,并在两相区进行拔长,使变形量大于65%,再经840℃×2 h/AC +800℃×4 h/WC +630℃×8 h/AC 热处理,可得到各项力学性能均符合 GJB 2218 A-2008标准要求且探伤杂波水平可达矱3.2 mm -9~-12 dB的矱350 mm TC17钛合金棒材。
关键词:
TC17钛合金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杂波水平
安耀辉
,
高博
,
马龙
,
岳旭
,
于海慧
钛工业进展
分别采用一次镦拔、两次镦拔和直接拔长3种开坯锻造工艺锻制了矱400 mm TA15钛合金棒材,并对比分析了棒材的低倍组织、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探伤杂波水平。结果表明,在铸锭开坯时通过两次镦拔变形增加β相区的变形量,在中间锻造及成品锻造时保证变形量分别大于40%和30%,再经800℃×2 h/AC热处理后,可以得到边部、1/2R处及心部组织均匀细小的矱400 mm TA15钛合金棒材,且各项力学性能符合用户标准要求,探伤杂波水平可达矱3.2 mm -9 dB。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
超大规格棒材
,
锻造工艺
,
镦拔
邓瑞刚
,
杨冠军
,
毛小南
,
张鹏省
,
韩栋
,
张拓燕
机械工程材料
分析了常规锻造和特种锻造工艺及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Cll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特种锻造后得到的锻态组织为少量球状α相、细板条α相与β相构成的网篮组织,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明显高于常规锻造的;钛合金经特种锻造结合高温均匀化与双重退火处理可得到由12%(体积分数)左右球状初生α相、一定宽长比条状初生α相和β相组成的网篮组织,可使其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关键词:
TCll钛合金
,
锻造工艺
,
显微组织
,
热处理工艺
陈德利
,
韩涛
,
卢伦
,
张丽娜
,
孙利军
,
毕煜
钢铁研究
为了开发纵横向性能一致的叶片钢,对锻造工艺进行了改进.选取4种不同锻造工艺的成品,在边部、半径1/2处、中心部位进行取样,测量其性能,结果表明: 1Cr12型耐热钢棒在δ-Fe铁素体质量分数小于0.2 %,w(S)为0.001 %,钢具有高的洁净度的情况下,采用快锻机四镦四拔锻造,锻制钢棒纵、横向冲击功的比值达到1.16~1.26;若采用快锻机墩拔开坯与精锻机联合成材,锻制棒材纵横向冲击功比值可达到不大于1.06.
关键词:
叶片钢
,
横向冲击功
,
耐热钢
,
锻造工艺
闵新华
,
纪仁峰
钛工业进展
采用4种不同锻造工艺对TA15钛合金棒材进行热加工锻造,得到规格为80 mm ×150 mm × L的扁坯,对扁坯进行800℃×1 h热处理。研究了加工工艺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一次锻造(温度T1)/慢冷+二次锻造(温度T2)/快冷的工艺,锻出的TA15钛合金扁坯组织中初生α相含量约为10%,基体上具有较多的细小针状组织。用该工艺加工的TA15钛合金,其力学性能较其他工艺的高,横向和纵向性能差异较小,是一种性能比较优良的框锻件生产用坯料。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
扁坯
,
锻造工艺
,
组织演变
杨利峰
,
刘国军
,
袁剑韬
,
杨波
,
苗春莲
,
吴志鸿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808
影响炉前钢样全氧含量检测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析方法的建立以及样品的前处理等方面,而对样品制备方面的探讨较少.试验探讨了对炉前钢样在车削过程中是否加冷却液、样品表面粗糙度、以及是否锻造对全氧分析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将样品加工为不同粗糙度等级并进行全氧含量分析,扫描电镜在放大相同倍数的情况下表征未经锻造工艺加工的样品、经锻造工艺加工的样品以及标准样品的内部形貌,同时分析锻造工艺对样品均匀性的影响,将分析结果与国标方法的精密度比较,未见样品表面粗糙度在小于6.0 μm的情况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而锻造工艺对全氧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存在影响,未经锻造加工和经锻造加工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相差13.6%,通过实验确定了测定全氧的样品需保证表面氧化皮去除干净并经锻造工艺后,氧分析结果稳定,可信度高.
关键词:
钢样制备
,
车削
,
发热
,
样品表面粗糙度
,
锻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