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翠萍
,
梁德青
工程热物理学报
显微镜下THF水合物结晶过程研究对天然气水合物微观形成过程及水合物流动安全机理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在不同初始条件下,用金相显微镜研究了四氢呋喃(THF)水溶液结晶过程.结果表明过冷度为9.4℃ THF水合物生成过程中水合物形态变化先呈丝状,如波浪般迅速推进生成,最后发展呈絮状充斥整个观察体系,水合物平均形成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实验条件下过冷度太大,会导致溶液积累大量的水合物核,从而导致水合物大量生成并瞬间聚集在一起;THF溶液中添加铜丝后,会加快体系传热以及THF水合物核的形成,从而导致水合物反应诱导期缩短,生成速率增大,但是不改变水合物生成过程中呈现的水合物形态.
关键词:
水合物
,
形成
,
结晶
,
形态
肖阳
,
李常清
,
史晓健
,
朱镇
,
张琨
,
徐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空气气氛下,对共聚聚丙烯腈(PAN)原丝在不同温度进行恒温热处理,利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固体核磁谱(NMR)、热失重红外联用仪(TGA-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化学滴定研究了PAN纤维在空气气氛下含氧官能团结构的形成与演变.结果表明,150℃时仅是PAN纤维中共聚单体衣康酸的羧基官能团转化为酸酐官能团;170℃时是共聚单体中的羧基和酸酐结构以CO和CO2形式从纤维中脱除,而此时空气中的氧与PAN纤维反应形成羰基和羟基结构,羰基含量较多;随着温度进一步提高,氧化反应程度剧烈,含氧结构含量增多,部分形成的羰基和羟基结构被逐步氧化为羧基、内酯结构.
关键词:
聚丙烯腈
,
预氧纤维
,
含氧结构
,
形成
,
演变
郭亚琴
,
白晨光
,
吕学伟
,
王华
,
邓青宇
,
马世伟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3.033
考察了在碳热还原制备 TiC、TiN 的过程中,温度对TiC、TiN生成状态的影响。将含钛渣样品置入石墨坩埚,在1300~1550℃,常压通 N2,恒温6 h观察TiC、TiN的生成状态。实验结果表明,TiN 的生成温度是1350℃,TiC 的生成温度是1500℃,与Fact Sage计算基本相符(Fact Sage 计算的 TiN 的生成温度是1322℃,TiC 的生成温度是1467℃)。通过对熔渣与石墨坩埚纵剖面宏观形貌、矿相、SEM-EDS的分析表明,TiN、TiC 主要生成于熔渣与石墨坩埚交界处,随着温度的升高,其生成量增多并向熔渣内部扩散。
关键词:
TiC
,
TiN
,
碳热还原
,
温度
,
制备
刘渝萍
,
李婷婷
,
李晶
,
陈昌国
,
张丁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阳极氧化是镁合金的重要防腐表面处理技术,但目前对镁合金阳极氧化成膜的形成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工作从成膜过程、微观形貌、组分、元素的传质行为、合金相对成膜的影响、物理生长模型等方面综述了镁合金阳极氧化成膜的生长动力学过程,提出了镁合金阳极氧化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这将有利于掌握镁合金阳极氧化成膜机制,改进其阳极氧化工艺,扩大镁合金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镁合金
,
阳极氧化
,
成膜
,
动力学
秦超
,
侯彬彬
,
陈康
,
刘奇星
,
卜继玲
,
高康
玻璃钢/复合材料
以某54 m分段风电叶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分段叶片有限元模型,对分段叶片进行了刚度计算和模态分析,并分别与原始叶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极限工况下,分段叶片刚度与原始叶片基本一致;分段叶片前两阶振型与原始叶片一致,且前两阶固有频率基本吻合;叶片分段未对叶片振动性能带来很大影响,验证了此分段叶片结构刚度和振动性能的合理性.
关键词:
有限元法
,
刚度
,
振型
,
固有频率
,
分段叶片
王茂国
,
王发洲
,
商得辰
,
胡曙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6.02.007
C3S作为水泥熟料中最重要的矿物之一,其矿物结构和水化活性会受到固溶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利用化学分析、XRD、EDS-SEM和AF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CdO对C3S矿物形成的影响及其在C3S中的固化能力,并探讨了镉离子在C3S中的固溶机理.研究表明:随着CdO掺量的增加,f-CaO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当掺量小于1.0%时,CdO的掺入有利于C3S晶粒的形成和生长.掺杂后C3S中没有新相的行成,且C3S均为单斜结构:MⅠ型.烧成过程中,部分镉元素以CdO的形式挥发,且随着CdO掺量的提高,残留率逐渐降低.依据固溶体形成条件表明:镉离子主要取代钙离子形成置换固溶体((3-x)CaO·xCdO·SiO2),极少量的镉离子可能会进入钙氧八面体空隙形成间隙型固溶体(3CaO· yCdO· SiO2).
关键词:
CdO
,
C3S
,
形成
,
固溶
刘红昌
,
夏金兰
,
聂珍媛
,
文闻
,
杨云
,
马陈燕
,
郑雷
,
赵屹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369-8
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SR-XRD)和硫/铁/铜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XANES)光谱学等技术,研究了嗜酸热古菌Acidianus manzaensis浸出黄铜矿过程中次级产物的形成和演变机制。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0 d的生物浸出黄铜矿的浸出率为82.4%,此时黄铜矿的表面被显著腐蚀且覆盖了一层浸出产物。在生物浸出过程中,矿物表面次级产物的形成及演变有如下规律:1)第2 d和第4 d检测了少量单质硫、斑铜矿和辉铜矿;2)第6 d和10 d斑铜矿和辉铜矿消失,但是铜蓝开始产生,并且黄钾铁矾逐渐变成主要产物。这些结果表明浸出过程中首先在低电位(360~461 mV)下形成金属缺失型辉铜矿和斑铜矿,随着电位升高,在高电位(461~531 mV)下逐渐转化为了铜蓝。
关键词:
生物冶金
,
黄铜矿
,
Acidianus manzaensis
,
次生矿物
,
形成
,
演变
李志强
,
韩建民
,
李卫京
,
潘利科
,
杨智勇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3.5.002
选用自主研制的摩擦制动用高纯净低合金钢(ZDPH钢)及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为配对摩擦副材料,对10组环形摩擦试样分别进行1 ~ 10min的摩擦实验,研究摩擦材料表面第三体的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表面第三体可以在一定的摩擦速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随着摩擦时间的增加,表面第三体会分别经历初生阶段和长大阶段,最终趋于稳定,覆盖率、平整度和致密度升高;第三体是由摩擦副材料磨屑及各自氧化物的混合物组成,在摩擦压力和表面高温的共同作用下,第三体经历着形成—破坏—形成的动态过程,其表面具有氧化色斑、粘着颗粒、粘着坑及少量剥离特征,局部存在摩擦副材料的直接转移,显微硬度测试显示第三体的硬度高于摩擦副基体材料.
关键词:
第三体
,
形成条件
,
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