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辉
,
张海岩
材料导报
主要介绍了频率选择表面在雷达罩、空间电磁滤波器等领域的应用以及频率选择表面级联结构设计和多频FSS设计的研究进展和现状,阐述了为满足实际应用和技术支持的需要,FSS结构设计在小型化和可调性方面的最新进展,FSS结构设计与加工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
响应特性
,
稳定性
,
谐振
姚斌
,
马葳葳
,
夏少旭
,
吴琪琳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322.006
通过钩针工艺将活性碳纤维(ACF)和玻璃纤维(GF)混编,提高了频率选择性表面(FSS)的可设计性和复杂性,制备了 ACF钩针结构单元电路屏碳纤维/环氧树脂(ACF/EP)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编织结构和 ACF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CF质量分数为100%的4针枣形FSS的 ACF/EP复合材料和质量分数为50%的16针枣形 FSS复合材料的最大反射损耗(RL)可以达到-50 dB 以上,有效吸收带宽(RL<-10 dB)达10 GHz以上。复杂的钩针设计使 ACF/EP复合材料的多孔结构增多,有效吸收带宽变宽,4针枣形结构具有较多不规整孔径使吸波效果显著。适量的 ACF 质量分数结合编织结构有利于获得理想的 CF/EP 吸波复合材料。
关键词:
钩针工艺
,
碳纤维
,
频率选择型表面
,
多孔结构
,
吸波性能
陈文波
,
白佳俊
,
付云起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6.03.001
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结构,提出了一种毫米波压缩感知成像方法,为压缩感知成像的硬件实现提供了研究途径.通过在频率选择表面单元中加载开关二极管,并随机控制它们处于开/关状态,仿真设计了一种可随机切换的新型毫米波成像掩膜板.把设计的随机掩膜板放置于毫米波天线上,构造出相应的随机测量矩阵并获取足够多的有效测量次数.结合压缩感知理论,利用恢复重构算法进行成像仿真验证,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并能在较低采样率的情况下实现对原始图像的恢复重构.
关键词:
图像与信息处理
,
毫米波成像
,
测量矩阵
,
压缩感知
,
频率选择表面
范跃农
,
聂彦
,
廖章奇
,
王鲜
,
龚荣洲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12274
研究了频率选择表面对超薄多层微波吸波体在低频(L和S频段)吸波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硫化工艺和激光刻蚀方法制备出传统的微波吸收材料(MAM)——橡胶板和FSS层,然后利用它们合成多层微波吸波体(MMA)样品,在NRL弓形法测试系统中测量该样品的反射率.发现随着FSS层在传统吸波材料层中的引入,确实可以增强整个多层吸波体在低频段的吸波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当两个FSS层在多层吸波体中适当排列时,可以在1 GHz得到一个-3.49 dB的反射率峰值,最大反射峰值可达-9.35 dB,这时的样品厚度是1.8 mm.本研究为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向低频段的拓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
分形
,
微波吸收材料
,
低频
李君哲
,
田浩
,
刘海韬
,
程海峰
,
侯中喜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5.025
首先阐述了基于超材料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频率选择表面和电阻型周期表面双层超材料结构形式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其次,构建了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等效电路模型,从等效电路的角度分析了其吸波机理;最后,对设计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结构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表明,实验结果和设计结果一致,当制备的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厚度<3 mm时,其反射率在4~8 GHz范围内小于-6 dB,红外发射率仅为0.298.
关键词:
超材料
,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
,
频率选择表面
,
电阻型周期表面
刘沙沙
,
高正平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22.029
根据实际的多层频率选择表面吸波结构建立传输线模型,并分别给出了单方环、双方环和栅格方环结构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等效阻抗,通过等效电路法研究了3种不同结构的电磁波传输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HFSS仿真结果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此外,在单方环结构的基础上,又讨论了不同参数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收峰个数随着介质层数不同而不同,介质厚度、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以及方环尺寸的增加使吸收峰向低频方向移动.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
等效电路
,
传输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