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3)

集簇性DNA损伤在辐射研究中的进展

杨立娜 , 张红 , 狄翠霞 , 张秋宁 , 王小虎

原子核物理评论

高LET重离子引起的集簇性DNA损伤会造成细胞突变、癌变和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一直是治愈肿瘤的出发点,所以集簇性DNA损伤已经成为放射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其提取和检测方法多样,但并没有一个详细和完整的方案对集簇性DNA损伤进行透彻分析。综述了集簇性DNA损伤的特点和详细讨论了集簇性DNA...

关键词: 集簇性DNA损伤 , 辐射 , 高LET射线 , 重离子

重离子束治疗肿瘤临床研究

杨立娜 , 冉俊涛 , 张红 , 刘圆圆 , 张秋宁 , 高力英 , 王小虎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2.166

文章综述了重离子束在物理学、生物学、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放射生物学方面的基础实验研究内容。分析总结了国内外重离子束辐照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结果。其中,日本已接受治疗了约6000名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并取得较高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德国在头颈部肿瘤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

关键词: 重离子 , 肿瘤 , 临床研究 , 局部控制率

辐照诱导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细胞远后的微卫星不稳定性

赵婷 , 叶飞 , 贺鹏博 , 刘雄雄 , 李强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4.494

采用高传能线密度(LET)的12C6+离子束和低LET的X射线辐照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细胞,利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来分析直接受照射细胞和通过转移培养基方式旁细胞传代八代子细胞以MSI表征的远后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2C6+离子束诱导的远后效应较X射线的低;旁细胞的远后效应较直接受照...

关键词: 重离子 , 放射治疗 , 远后效应 , 微卫星不稳定性 , 杂合性丢失

一种改进的SRAM单粒子效应检测系统

童腾 , 苏弘 , 王晓辉 , 刘杰 , 张战刚 , 刘天奇 , 古松 , 杨振雷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2.170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开展了对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单粒子效应(Single Event Effects, SEEs)的深入研究。材料中心目前拥有的两套SRAM单粒子检测系统各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RA...

关键词: SRAM , 单粒子效应 , 检测系统 , 重离子

MicroRNA-19b通过下调BTG1增加重离子辐射诱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

吴鑫 , 华君瑞 , 丁楠 , 胡文涛 , 何进鹏 , 徐帅 , 裴海龙 , 周光明 , 王菊芳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1.04.533

重离子束放疗可有效杀死肿瘤细胞。研究表明:重离子束能引起癌细胞的基因异常,引发基因组不稳定性。BTG1作为一个重要的G0/G1期相关蛋白,具有强烈的抗细胞增殖能力。以碳离子辐射为手段,通过蛋白质印迹杂交技术发现:人肾癌786-O细胞中BTG1能够对重离子辐射应激产生应答。同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关键词: 重离子 , BTG1 , microRNA-19b , 基因组不稳定性

FPGA配置片反熔丝PROMs加速器地面单粒子效应特性研究

耿超 , 李孝远 , 林熠 , 罗春华 , 谢文刚 , 邓玉良 , 李达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3.358

针对0.13μm 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体硅外延工艺下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配置片反熔丝PROM(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进行了单粒子效应(Sin...

关键词: 重离子 , 反熔丝PROM , 单粒子锁定 , 单粒子翻转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