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碳钢/不锈钢TLP扩散连接层组织及形成机理

柳秉毅 , 杨宗辉 , 初雅杰 , 谈淑咏 , 陈锐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65钢和TI0钢与304不锈钢瞬间液相(TLP)扩散连接形成的结合区组织,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铜箔作中间层,采用TLP扩散连接工艺可实现高碳钢与不锈钢之间的良好冶金结合;结合区组织为明显的层状结构,从高碳钢向不锈钢方向依次为铜扩散层、高碳富铬层和定向生长的铁-铬-镍柱状晶层.分析认为,高碳钢/不锈钢TLP扩散连接过程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高碳钢/铜液界面析出的强稳定性高碳富铬层具有屏蔽作用,阻止高碳钢母材向铜液中溶解;而不锈钢母材则持续向铜液中溶解,溶解的铁、铬、镍原子经最短扩散路径朝高碳富铬层一侧迁移,进而发生等温凝固并择优定向生长出铁-铬-镍固溶体柱状晶区.

关键词: 高碳钢 , 不锈钢 ,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 组织 , 形成机理

La2O3对高碳钢堆焊金属组织与耐磨性的影响

杨健 , 田建军 , 郝飞飞 , 淡婷 , 杨庆祥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30511

研制了不同La2O3加入量的高碳钢堆焊用药芯焊丝,并制作了相应的堆焊试样.采用金相显微镜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X射线衍射仪对其相组成进行了分析,洛氏硬度计和砂带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宏观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检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堆焊金属的组织主要由黑色针状马氏体、白色网状高合金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组成.随着La2O3加入量的增加,高合金马氏体含量增加,堆焊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也增加,当La2O3加入量为3.44%(质量分数)时,二者均达到最大值.堆焊金属中加入La2O3使初生奥氏体晶粒细化,提高了其基体组织的强硬性,与作为耐磨相的高合金马氏体共同作用,使堆焊金属的耐磨性提高.

关键词: 高碳钢 , 堆焊金属 , 耐磨性 , 稀土

电磁搅拌对高碳钢半固态组织的影响

焦殿辉 , 赵爱民 , 张宇光 , 金光灿 , 水恒勇

钢铁

通过采用电磁搅拌制备高碳钢半固态流变浆料并进行半固态成形的方法,研究Cr5MoV、Cr12和Cr12V等高碳钢在电磁搅拌条件下的半固态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电磁搅拌可以获得非枝晶的初生奥氏体。随着搅拌时间的增加,初生奥氏体的形貌变得愈来愈圆整。在较高固相分数的条件下搅拌,初生奥氏体固相颗粒有粘连现象。EBSD分析结果表明:粘连的固相颗粒呈不同的位向。这些不同位向的颗粒是从不同的晶核生长出来的,在电磁搅拌作用下相互撞击而粘附在一起。

关键词: 电磁搅拌 , 高碳钢 , 半固态 , 非枝晶组织 , 初生相

退火热处理对高速电弧喷涂碳钢涂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陈永雄 , 梁秀兵 , 魏世丞 , 刘燕 , 徐滨士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高碳钢涂层,并分别进行450、550和650℃保温2h的退火热处理,研究退火工艺对涂层的组织结构、相成分、残余应力及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除了氧化物之外,高碳钢涂层在热处理前主要含有马氏体组织,450℃退火后出现了粒状渗碳体+铁索体特征的组织,550和650℃退火之后呈现块状特征的组织,且明显粗大;退火处理后涂层中的拉应力有减小的趋势;涂层硬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碳钢喷涂层的组织性能.

关键词: 高碳钢 , 电弧喷涂层 , 热处理 , 组织性能

热形变和钒微合金化对高碳钢组织转变的影响

李翼 , 杨忠民 , 陈颖 , 王慧敏 , 吴庆辉 , 杨超飞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的热形变和冷却试验,研究了热形变及钒微合金化对高碳钢连续冷却后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未形变的含钒试验钢在5和9℃/s冷速下出现了中低温组织贝氏体和马氏体,950℃变形后的含钒钢,在同样冷速下相变后得到的组织全为珠光体。随钒含量的增加,珠光体转变后的片层间距变小,硬度升高。同样冷速下形变后试验钢的珠光体团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增加,硬度降低,且形变后增加冷速引起的珠光体片层细化效果不如未形变时明显。

关键词: 热形变 , , 高碳钢 , 珠光体 , 片层间距

钒、铬微合金化对高碳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袁新建 , 李慈 , 汪浩东 , 梁雪波 , 曾丁丁 , 谢朝杰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7.08.016

为了开发性能更优的高碳盘条钢,在原有70钢的基础上,以铬、钒微合金化设计开发新钢种,并分析了铬、钒对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铬、钒单独微合金化,使索氏体化率增大、片层间距减小、原始奥氏体晶粒细化;与70钢相比,随铬、钒含量的增加,钢的抗拉强度逐渐升高,断口伸长量下降.铬钒复合微合金化对钢中微观组织的改善明显好于单独微合金化;与70钢相比,铬钒复合微合金化钢的强度显著升高,塑性略有降低;与80钢相比,铬钒复合微合金化钢的强度和塑性均较高.

关键词: 高碳钢 , , , 微合金化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高碳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预测

麻晗 , 廖舒纶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001547

借助于高温共聚焦显微镜(CLSM)、透射电镜(TEM)研究含Ti钢和无Ti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行为.试样在1123~1473K之间保温60min时测量一系列温度下不同保温时间的奥氏体晶粒尺寸.结果表明:两种钢奥氏体晶粒尺寸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另外,两种钢奥氏体晶粒尺寸随时间的延长而长大,并符合抛物线方程.并且,观察到了第二相粒子,用第二相粒子的熟化公式和体积公式分别计算两种钢的含Ti粒子尺寸与体积分数.同时,采用修正的Glad-man公式预测两种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实验结果和预测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奥氏体晶粒尺寸 , 高碳钢 , 含Ti钢 , 析出物

超高强度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盘条的开发研究

胡磊 , 王雷 , 麻晗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6.01.028

设计和研究了两种超高强度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盘条87A和90A,通过Gleeble热模拟试验、拉伸试验、金相及扫描电镜观察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小钢锭、盘条及成品钢丝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开发的两种高碳钢盘条强度与拉拔性能可以满足2 200及2 300 MPa级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的使用要求,通过对小钢锭生产与工业生产82B及87A盘条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预测工业生产与小钢锭生产90A的性能相当,并根据控冷实践,提出了90A盘条降Si增Mn、Cr及V的合金成分优化想法.

关键词: 高碳钢 , 预应力钢绞线 , 超高强度 , 拉拔

提高高碳钢高拉一次补吹成功率工艺优化

李德军 , 许孟春 , 李晓伟 , 刘祥 , 于赋志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50401

针对高碳钢高拉一次补吹成功率比较低的现状,对不合格的炉次进行了跟踪统计,发现造渣不当、碳温不协调、渣料质量波动对高碳钢高拉一次补吹成功率影响比较大。为此,对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工艺参数优化措施及加强渣料的质量跟踪管理,使高碳钢高拉一次补吹成功率由原有的93·4%的提高到了97·3%。

关键词: 转炉 , 高碳钢 , 高拉碳 , 一次补吹 , 脱磷

高碳钢矩形坯轻压下中心负偏析形成机理

曾杰 , 陈伟庆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50023

高碳钢82A断面180 mm × 240 mm矩形坯轻压下试验中,铸坯心部碳元素产生了负偏析现象.将轻压下工艺与负偏析形成条件相结合,对中心负偏析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轻压下消除了枝晶间富集溶质钢液向铸坯中心流动通道,铸坯中心受枝晶间富集溶质液体流动影响较小;凝固过程中心负偏析产生条件为vr/R<-0.042 2,即液相流动速度vr和凝固速度R方向相反为形成中心负偏析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轻压下易满足该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种形成机理,即轻压下挤压作用导致心部钢液流动速度方向的改变或者脱落枝晶在铸坯心部先形核凝固导致凝固速度方向的改变都可能导致中心负偏析的形成.

关键词: 矩形坯 , 高碳钢 , 轻压下 , 中心负偏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