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杰
,
徐永波
,
王中光
,
周敬
,
张静华
,
胡壮麒
材料研究学报
用透射电镜原位观察方法对Ni 基高温合金单晶裂纹尖端位错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裂纹扩展的同时伴随着位错的发射,并在裂纹尖端形成无位错区(DFZ)。γ/γ′界面的存在阻碍位错的运动,并使DFZ 变短。
关键词:
高温合金
,
in situ observation
,
dislocation emission
,
dislocation-free zone
,
γ/γ′interface
胡海江
,
徐光
,
刘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探索贝氏体相变形核和长大的动态过程,利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一种含碳质量分数为0.42%的超级贝氏体钢进行了贝氏体相变的原位动态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贝氏体保温相变期间,贝氏体形核除了发生在原奥氏体晶界、晶内以及预先形成的贝氏体处,退火孪晶还引发贝氏体形核;在贝氏体长大过程中,后形成的贝...
关键词:
原位观察
,
相变
,
超级贝氏体钢
,
组织
,
孪晶
胡海江
,
徐光
,
张玉龙
,
刘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一种先进贝氏体钢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动态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研究.结果观察到奥氏体晶粒长大的3种方式,分别为奥氏体晶界的迁移和扩张、多个晶粒合并成一个大晶粒以及周围晶粒通过分割和吞并中间晶粒长大.原位观察还发现,当奥氏体化温度高于1100℃时,奥氏体晶粒会发生粗化;而...
关键词:
高温共聚焦显微镜
,
原位观察
,
奥氏体晶粒长大
,
先进贝氏体钢
赵志龙
,
唐惠庆
,
郭占成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原位观察和同步热分析的方式,研究气固两相界面还原反应时金属铁析出形态、矿相结构演变过程,明确金属铁的析出形态与显微结构、黏结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O气氛下Fe2O3还原时金属铁主要以纤维状生成的铁晶须为主,还原速率是决定这种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在Fe2O3→Fe3O4→FeO中只会因晶格转...
关键词:
炼铁
,
原位观察
,
气基还原
,
铁晶须
,
黏结
谭威
,
季根顺
,
张建斌
,
贾建刚
,
南雪丽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原位观察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中奥氏体(γ)向高温铁素体(δ)转变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未腐蚀试样在1150℃到1250℃区间加热、保温易于形成孪晶;在1250~1350℃加热、保温过程中,δ相的形核和长大显著,形核位置主要为γ片和CaO-SiO2-Al2O3-MgO系复合夹杂物处...
关键词:
节镍奥氏体不锈钢
,
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
相变
,
原位观察
李青春
,
林大帅
,
杨晓平
,
常国威
,
翟启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直接观察了球墨铸铁在加热过程中渗碳体的分解和石墨形态的演化。结果表明:球墨铸铁在加热过程中渗碳体逐渐溶解,加热速率越快,渗碳体的分解速率越快。加热过程中石墨形态的演变行为与加热速率有关。加热速率较慢,组织中出现了小石墨,原有石墨长大。加热速率较快,渗碳体周围的小石墨逐渐溶解变...
关键词:
球墨铸铁
,
渗碳体
,
石墨化
,
原位观察
任鸿儒
,
高金涛
,
王哲
,
裴滨
,
郭占成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605
电沉积法制备Ni-Fe合金箔具有工艺简单,能耗低,产品规格不受限制等优点,但其塑性和弹性模量较低限制了其应用发展.为了改善电沉积Ni-Fe合金箔的力学性能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本文通过高温热处理方法改善其力学性能,采用SEM,XRD,EBSD分析手段对电沉积Ni-Fe合金箔晶粒组织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
关键词:
电沉积Ni-Fe合金箔
,
原位观测
,
组织结构
,
力学性能
,
热处理
,
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