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修饰纳米CdS/聚合物的界面相互作用与光学性能

容敏智 , 章明秋 , 梁海春 , 曾汉民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微乳液法结合原位表面修饰合成了纳米尺度的硫化镉粒子, 采用溶液共混和静态铺膜方法制备了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体系, 以研究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的界面作用. 结果表明, 经修饰的纳米CdS粒子比较均匀地分散于聚合物基体内, 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根据复合体系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 分析了表面修饰(表面修饰剂种类、表面修饰剂用量等)对纳米粒子的分散以及复合体系界面特性的影响, 证实了表面修饰剂具有促进纳米粒子分散和消除粒子表面缺陷的作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interface interaction , micro-emulsion , nano-meter CdS , surface modification

用红外光谱法研究橡胶/炭黑的界面相互作用

刘莉 , 张士奇 , 张保岗 , 刘光烨 , 杨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红外光谱法(FI-IR)研究了橡胶微观结构、炭黑表面基团对橡胶/炭黑的界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炭黑加入后各分子基团的振动均发生红移。炭黑与富电子的分子链相互作用大,即天然橡胶(NR)〉丁基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对侧基的影响小于对主链的影响。极性基团丙烯腈含量(ACN)增加,除ν(C≡N)外碳链上的其它基团均发生蓝移,且支链上双键基团所受影响最大。炭黑加入后,减弱了ACN含量增加对链段间作用力的影响,随ACN含量增加各基团蓝移较纯胶的小。门尼黏度仅影响δCH2的振动峰位。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 橡胶 , 炭黑 , 界面相互作用

原位聚合法制备兰炭/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其电容性能

汪晓芹 , 张永 , 程君 , 林卫丽 , 周安宁 , 熊善新 , 宫铭 , 吴伯华 , 褚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1673-2812.2015.04.005

以兰炭为基体,通过引发苯胺在其孔隙和表面进行原位聚合,制得BET平均孔径为11.1nm、电导率为58.0S· m-1、比电容为143.6F/g、能量密度为16.2Wh/kg、兼具双电层电容和赝电容特征的兰炭/聚苯胺复合材料.SEM、比表面与孔结构、FTIR、电导率和电容性能测试表明,聚苯胺对兰炭进行了大孔填隙和表面包覆,聚苯胺对兰炭的大孔填隙使其转变成多个介孔,且填隙聚苯胺呈现的伸展链构象,共同改善了材料的电子传输和电容特性.另外,聚苯胺大分子与兰炭中的芳核分子发生了化学键合,形成了更大共轭体系.且聚苯胺分子链中的N与兰炭表面的醇羟基,聚苯胺分子链上的仲胺盐中的H与兰炭表面的芳基烷基醚形成的氢键进一步加强了两者的界面作用.提出了兰炭/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模型.

关键词: 兰炭 , 聚苯胺 , 原位聚合 , 电容性能 , 界面作用

黄芩提取物/PBS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及降解机理研究

宋洁 , 张敏 , 龙学莉 , 许小玲 , 马晓燕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8.003

从植物黄芩中提取有效染色成分,与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制备环保型着色复合材料.通过XPS、FT-IR分析与分子模拟揭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对材料亲疏水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提取物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通过模拟自然降解、大田降解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降解情况,并探讨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黄芩提取物的添加使得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增强.复合材料XPS、红外光谱及分子模拟显示黄芩提取物中的—OH与PBS酯基作用形成C=O…H—O,从而使得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得以保持或改善.黄芩提取物作为小分子物质,易被微生物侵蚀,其产生的孔洞使得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增大.

关键词: 黄芩提取物 , PBS , 复合材料 , 界面作用 , 降解机理

THE MECHANISM FOR NANOMETER-SIZED TiC SYNTHESIZING BY MECHANICAL & THERMAL ACTIVATION PROCESSING

X.L.Cui

金属学报(英文版)

A novel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nano-ceramics powders, named mechanical & thermal activation processing, is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It is a processing based on thermal activation in liquid phase (molten salt) after mechanical activation. The nanometer-sized TiC particles (15-20nm)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method, and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energy dispersion X-ray (EDX) spectroscopy. An interface interaction between liquid (molten salt) and solid (final product particles) phases plays a dominating role for the control of product particles size. Th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nanometer-sized TiC particles has been discussed.

关键词: TiC , null , null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