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芳
,
高强
,
陈焕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过氧化氢/L-抗坏血酸(H2O2/L-AA)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丙烯腈(AN)的细乳液聚合;探讨了乳化剂、单体和引发剂浓度以及聚合温度对聚丙烯腈(PAN)乳胶粒子的粒径、形态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球形PAN乳胶粒子的形成机理.在AN质量分数为10%,助稳定剂十六烷(HD)为基于AN质量的4%,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和引发剂浓度分别为基于水相的8mmol/L和1.6 mmol/L时,制备出了粒径为67.54 nm的规则球形PAN乳胶粒子,并发现聚合温度是控制PAN乳胶粒子形态的关键因素.通过与热引发剂体系过硫酸钾(KPS)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析比较,进一步表明低温聚合能降低PAN乳胶粒子表面结晶,是PAN乳胶粒子呈现出规则球形的原因.
关键词:
细乳液聚合
,
氧化还原引发剂
,
球形
,
聚丙烯腈
,
乳胶粒子
,
表面结晶
伍燕
,
成煦
,
蒋禹旭
,
杜宗良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11.014
为了探讨聚氨酯水分散液(WPU)的软段结构对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PUA)乳胶粒子形貌结构的影响,首先分别合成了不同软段结构的WPU,然后以其为种子乳液并滴加溶有引发剂的丙烯酸酯混合单体形成预乳液,升温聚合后得到PUA.通过对乳胶粒径测试和形貌观察发现,软段分子量较小时,形成的PUA乳胶粒没有明显的核/壳结构,软段分子量较大时,形成过渡层型、梯度型和草莓型结构的核/壳结构PUA乳胶粒,采用两种分子量的软段共混得到的PUA乳胶粒具有复杂的核/壳结构.
关键词: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
,
软段分子量
,
乳胶粒
,
形态结构
刘美红
,
杨建忠
,
张椿林
,
曾镇国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0.02.023
讨论了非石棉纤维的种类,介绍了无石棉垫片材料的制备工艺,同时阐述了无石棉胶乳抄取工艺的现状,对无石棉胶乳抄取板的性能表征做了描述,同时提出了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非石棉
,
胶乳
,
抄取
,
密封材料
王滌非
,
王路明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6.037
采用丁苯乳液、苯丙乳液、硅灰、粉煤灰和橡胶粉等外加剂分别对物理发泡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进行单一和复合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复掺硅灰和丁苯乳液可显著提高泡沫混凝土早期强度,并降低吸水率,改善混凝土性能,当硅灰掺量4%,丁苯乳液掺量12%时,混凝土吸水率降低17%,7 d抗压强度增加0.5 MPa;丁苯乳液对降低泡沫混凝土吸水率有一定促进作用;苯丙乳液对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硅灰与粉煤灰降低吸水率效果不佳;橡胶粉不能作为混凝土外加改性材料.
关键词:
水泥泡沫混凝土
,
改性
,
乳液
,
硅灰
,
粉煤灰
,
橡胶粉
相东旭
,
黄建群
,
何文栋
涂料工业
综述了国内外在高固含量低黏度乳液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结合实例详细介绍了5种制备方法:循环滴加法、表面活性单体法、传统乳液聚合法、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法、细乳液聚合法,并补充了几种特殊制备实例,可在涂料、压敏胶、抗冲击改性剂等产品中使用.
关键词:
胶乳
,
高固含量
,
低黏度
,
乳化剂
彭军
,
李欣
,
郑岩青
,
郑玉梅
,
任碧野
涂料工业
以不同烷氧基取代的Percec型苯甲醇树形分子作为封端剂,制备3种具有相同亲水链段但末端疏水尾链数不同的聚氨酯缔合增稠剂(HEURs):HEUR-1C10(单尾)、HEUR-2C10(双尾)和HEUR-3C10(三尾).通过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HEURs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应力控制型流变仪研究了不同HEUR添加量的纯丙乳液的稳态及动态剪切行为.结果发现:二取代和三取代树形分子封端的HEUR-2C10和HEUR-3C10的增稠效果明显好于普通单疏水尾链封端的HEUR-1C10.这表明在亲水链段相同时,短而多的疏水链有利于增加有效网链密度,使得相邻胶束和乳液粒子之间产生更多的桥连,形成更强的疏水网络结构.本研究为新型高效聚氨酯增稠剂的制备与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树形分子
,
疏水改性乙氧基化聚氨酯
,
增稠剂
,
乳液
,
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