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迎彬
,
李海广
,
龚志军
,
武文斐
钢铁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4.025
依据流化床内褐铁矿粉实际磁化焙烧情况,采用床内设置竖直隔板,改进颗粒在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化情况,减少单床的死区和短路,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RTD)更加均匀.针对内含竖直隔板流化床的颗粒RTD的研究,采用脉冲法系统地考察了表观气速、进料速率、粒径等操作因素对RT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观气速和进料速率的增大,RTD分布更加集中,而随粒径增大,RTD分布分散.试验数据可为此类床型用于磁化流化焙烧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褐铁矿
,
磁化焙烧
,
流化床
,
停留时间
,
表观气速
,
进料速率
,
粒径
吕庆
,
刘东辉
,
邹雷雷
,
陈树军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5.014
研究了褐铁矿配比对钒钛磁铁烧结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钛磁铁烧结矿的转鼓指数(T)和低温还原粉化指数(RDI+3.15)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还原度(RI)和荷重开始软化温度(T10%)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而降低.软化区间(△T)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从综合利用低价铁矿石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钒钛烧结矿质量的角度,分析褐铁矿配比对钒钛磁铁烧结矿性能的影响,得出1#褐铁矿配比为10%(褐铁矿总配比37.2%)时,烧结配矿方案最优.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
烧结矿
,
褐铁矿
,
配矿
,
冶金性能
陈伟鹏
,
何超
,
赵增武
,
武文斐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5.017
采用包头地区某褐铁矿粉和无烟煤粉为主要原料配制含碳球团,通过高温直接还原熔分制备珠铁.考察了配碳量、粒度、温度、保温时间对还原和熔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保温时间是直接还原和融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球团配碳量nC/no=1.1,褐铁矿粉和煤粉粒度为小于0.048mm(-320目)在1 370℃保温时间为5min,所得产物还原率高,渣铁分离效果好,并且分离的渣能够自然粉化,有利于进一步筛分得到高品质的珠铁,产品可以作为炼钢原料.
关键词:
含碳球团
,
直接还原
,
褐铁矿
,
珠铁
郄亚娜
,
刘东辉
,
吕庆
,
刘小杰
,
孙艳芹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227
研究了高褐铁矿配比条件下混合矿基础特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混合矿的最佳基础特性指标.利用微型烧结试验检测了2种模式的混合矿的基础性能,结果表明:在配矿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混合矿的同化温度随着Al2O3质量分数wAl2O3的升高而降低,液相流动性指数随着wSiO2的升高而升高,粘结相强度随着wSiO2的升高而降低.配矿结构不同时,混合矿的基础特性与化学成分无明显关系.另外,通过灰色关联度法、矿相结构分析以及烧结杯试验确定高褐铁矿配比条件下混合矿最佳烧结基础特性指标的区间分别为:同化温度1 302~1 322℃,液相流动性指数3.65~3.85,粘结相强度970~990 N.
关键词:
混合矿
,
基础特性
,
褐铁矿
,
烧结矿
,
灰色关联度分析
,
优化配矿
黄柱成
,
易凌云
,
胡兵
,
姜涛
钢铁
以FMG褐铁矿为主,配加不同比例的进口矿进行烧结配矿试验研究,并优化出了各配矿条件下合理的工艺操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FMG矿与巴西矿搭配,混合料水分7.5%、焦粉用量4.9%时,转鼓强度为65.33%,利用系数为1.40t/(h.m2);FMG、澳矿与巴西矿搭配,混合料水分7.5%、焦粉用量5.2%时,其转鼓强度为64%,利用系数为1.32t/(h.m2);而其他配矿方案,烧结指标较差,难以达到生产要求。对以上2种烧结矿的矿相鉴定及冶金性能研究结果表明,2种烧结矿均具有良好的微观结构和冶金性能,能满足高炉冶炼的要求。
关键词:
褐铁矿
,
烧结
,
转鼓强度
,
利用系数
,
微观结构
,
冶金性能
刘东辉
,
吕庆
,
邹雷雷
,
陈树军
,
冯帅
,
李福民
钢铁
研究了褐铁矿配比对钒钛磁铁矿烧结基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钛混合矿的同化温度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而降低,液相流动性指数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而升高,黏结相强度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褐铁矿配比的钒钛混合矿同化温度在1 302~1 315℃,液相流动性指数在1.12~1.32,黏结相强度为4628~5198N.从综合利用低价铁矿石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钒钛烧结矿质量的角度,分析褐铁矿配比对钒钛混合矿同化性、液相流动性和黏结相强度的影响,得出1号褐铁矿配比为10%(褐铁矿总配比37.2%)时,烧结配矿方案最优.
关键词:
褐铁矿
,
钒钛磁铁矿
,
低价料
,
基础特性
,
烧结矿
,
优化配矿
张元娟
,
白皓
钢铁研究
采用电炉烧制压制小饼的微型烧结方法对褐铁矿进行烧结,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单一褐铁矿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矿物组成以及矿相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利用万能压力机测定相应烧结试样的抗压强度,揭示矿物组成和结构与其抗压强度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单一褐铁矿烧结矿相主要是赤铁矿和复合铁酸钙形成的交织熔蚀结构,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复合铁酸钙的微观尺寸明显增大,试样的抗压强度在1 260℃时最大.
关键词:
褐铁矿
,
烧结
,
显微结构
,
抗压强度
黄伟青
,
张旭孝
,
刘燕霞
,
张志旺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50182
首先对澳洲褐铁矿及其他烧结常用铁矿粉的基础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褐铁矿高效使用原则和方案,并通过烧结杯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褐铁矿具有含铁品位低、烧损含量高、SiO2含量高、粒度粗、黏附粉少、气孔率高、吸水量大、吸水速度快、制粒性差、同化性高、液相流动性小、黏结相强度低、铁酸钙生成能力强等特点,通过基于基础特性互补的烧结优化配矿、增加生石灰配加量、分割制粒等技术措施,褐铁矿使用比例能够达到50%(质量分数),为烧结高效使用褐铁矿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关键词:
褐铁矿
,
烧结
,
基础特性
,
高效使用
刘志强
,
黄清源
,
朱薇
,
李伟
,
邱显扬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6.07.012
研究了某含金银褐铁矿的工艺矿物学,该矿主要矿物为褐铁矿,铁、铜、锌、铅、锰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均匀分布在褐铁矿中.针对该矿物特性,本研究采用氧化焙烧-浸出工艺对该矿进行预处理,研究了焙烧条件、浸出条件对该矿中铁、铜、锌、铅、锰元素浸出的影响;通过实验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在温度650 ℃,保温2h下焙烧,将焙烧渣在室温下,采用浓度1.5 mol·L-1的硫酸溶液、液固比4∶1、浸出4h下浸出,铁、铜的浸出率分别为:4.16%,42.26%,较好地选择性除铜;将氧化焙烧-酸浸预处理后的矿物与未处理矿物和氧化焙烧-碱性浸出预处理进行氰化浸出试验对比,银浸出率分别为42.61%,7.10%,13.50%,氧化焙烧-酸浸出预处理后银回收率提高了35%;同时可以回收铜、铁等有价元素.
关键词:
褐铁矿
,
预处理
,
银
,
氰化
师学峰
,
张颖异
,
徐洪军
,
周和敏
,
齐渊洪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177
针对河北宣化某难选褐铁矿石,采用SEM和XRD对原矿物性结构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该褐铁矿与脉石矿物的镶嵌关系较为复杂,SiO2含量高,运用常规的选矿方法难以分选提纯.实验结果表明,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可以较好地完成该铁矿石的提纯.对该褐铁矿原矿在焙烧温度为950℃,焙烧时间为15 min,配煤量为5%,焙烧矿粒度为150 μm和磁场强度为60mT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精矿产率为43.68%,铁精矿品位为53.98%,铁回收率83.91%,wsio2为13.9%的良好指标.
关键词:
褐铁矿
,
磁化焙烧-磁选
,
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