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迎彬
,
李海广
,
龚志军
,
武文斐
钢铁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4.025
依据流化床内褐铁矿粉实际磁化焙烧情况,采用床内设置竖直隔板,改进颗粒在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化情况,减少单床的死区和短路,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RTD)更加均匀.针对内含竖直隔板流化床的颗粒RTD的研究,采用脉冲法系统地考察了表观气速、进料速率、粒径等操作因素对RT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观气速和进料速率...
关键词:
褐铁矿
,
磁化焙烧
,
流化床
,
停留时间
,
表观气速
,
进料速率
,
粒径
郄亚娜
,
刘东辉
,
吕庆
,
刘小杰
,
孙艳芹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227
研究了高褐铁矿配比条件下混合矿基础特性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混合矿的最佳基础特性指标.利用微型烧结试验检测了2种模式的混合矿的基础性能,结果表明:在配矿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混合矿的同化温度随着Al2O3质量分数wAl2O3的升高而降低,液相流动性指数随着wSiO2的升高而升高,粘结相强度随着wSiO...
关键词:
混合矿
,
基础特性
,
褐铁矿
,
烧结矿
,
灰色关联度分析
,
优化配矿
黄柱成
,
易凌云
,
胡兵
,
姜涛
钢铁
以FMG褐铁矿为主,配加不同比例的进口矿进行烧结配矿试验研究,并优化出了各配矿条件下合理的工艺操作参数。试验结果表明:FMG矿与巴西矿搭配,混合料水分7.5%、焦粉用量4.9%时,转鼓强度为65.33%,利用系数为1.40t/(h.m2);FMG、澳矿与巴西矿搭配,混合料水分7.5%、焦粉用量5.2...
关键词:
褐铁矿
,
烧结
,
转鼓强度
,
利用系数
,
微观结构
,
冶金性能
刘东辉
,
吕庆
,
邹雷雷
,
陈树军
,
冯帅
,
李福民
钢铁
研究了褐铁矿配比对钒钛磁铁矿烧结基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钒钛混合矿的同化温度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而降低,液相流动性指数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而升高,黏结相强度随着褐铁矿配比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褐铁矿配比的钒钛混合矿同化温度在1 302~1 315℃,液相流动性指数在1.12~1.32,黏结相...
关键词:
褐铁矿
,
钒钛磁铁矿
,
低价料
,
基础特性
,
烧结矿
,
优化配矿
张元娟
,
白皓
钢铁研究
采用电炉烧制压制小饼的微型烧结方法对褐铁矿进行烧结,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单一褐铁矿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矿物组成以及矿相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利用万能压力机测定相应烧结试样的抗压强度,揭示矿物组成和结构与其抗压强度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单一褐铁矿烧结矿相主要是赤铁矿和复合铁酸钙形成的交织熔蚀结构,随...
关键词:
褐铁矿
,
烧结
,
显微结构
,
抗压强度
刘志强
,
黄清源
,
朱薇
,
李伟
,
邱显扬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6.07.012
研究了某含金银褐铁矿的工艺矿物学,该矿主要矿物为褐铁矿,铁、铜、锌、铅、锰元素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均匀分布在褐铁矿中.针对该矿物特性,本研究采用氧化焙烧-浸出工艺对该矿进行预处理,研究了焙烧条件、浸出条件对该矿中铁、铜、锌、铅、锰元素浸出的影响;通过实验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在温度650 ℃,保温2h下...
关键词:
褐铁矿
,
预处理
,
银
,
氰化
师学峰
,
张颖异
,
徐洪军
,
周和敏
,
齐渊洪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40177
针对河北宣化某难选褐铁矿石,采用SEM和XRD对原矿物性结构及成分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该褐铁矿与脉石矿物的镶嵌关系较为复杂,SiO2含量高,运用常规的选矿方法难以分选提纯.实验结果表明,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可以较好地...
关键词:
褐铁矿
,
磁化焙烧-磁选
,
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