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渊
,
陈蕴博
,
姚可夫
,
王淼辉
,
葛学元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金相、SEM和TEM观察,表面粗糙度测试和电化学实验方法,对经过不同温度淬火和回火的国产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的微观组织演变及其对材料硬度,表面光洁度和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是基体中的主要相,当回火温度为650℃时,铁素体变成基体中的主要相,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不锈钢基体...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
热处理工艺
,
硬度
,
表面光洁度
,
耐蚀性
潘东
,
林子皓
,
欧帅
,
王均
电镀与涂饰
对420马氏体不锈钢进行低温(400~490°C)盐浴渗氮。通过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电化学方法等,研究了温度对不锈钢渗氮层的显微结构、厚度、耐蚀性以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氮层主要由铁氮化物和αN组成;经低温盐浴渗氮后,不锈钢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在腐蚀性介质中其表面...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
盐浴渗氮
,
显微硬度
,
耐蚀性
,
耐磨性
王立翀
,
吕祥鸿
,
赵荣怀
,
赵国仙
,
李娜
机械工程材料
通过在高温(120℃)、高压(10 MPa)和鲜酸(10%HCl+1.5% HF+3%HAc+5.1%TG201缓蚀剂)条件下的腐蚀试验,对超级13Cr和高强15Cr马氏体不锈钢在此苛刻工况条件下的耐蚀性及其与酸化缓蚀剂的匹配性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超级13Cr和高强15Cr马氏体不锈钢在此条件下...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
鲜酸
,
酸化缓蚀剂
,
腐蚀速率
,
点蚀
吕彦
,
余圣甫
,
行舒乐
,
刘雨龙
,
王乐虎
机械工程材料
通过优化钼和镍元素的含量,研制了一种焊接工艺优良的马氏体不锈钢硬面药芯焊丝,并采用埋弧焊堆焊方法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了堆焊层,研究了钼、镍含量对堆焊层组织、硬度和高温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层显微组织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组成;添加钼和镍元素后能够提高堆焊层的硬度和高温耐磨性能;且当...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
埋弧焊
,
硬度
,
高温耐磨性能
马小平
,
王立军
,
王园园
,
秦斌
,
刘春明
,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热膨胀仪、光学显微镜以及CM12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添加0.04%N(质量分数)对00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相变以及正火和回火后不锈钢组织变化的影响;通过拉伸、冲击实验和阳极极化曲线测定研究了N对正火和回火后马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以及点蚀点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正火后,N全部固溶...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
氮
,
逆变奥氏体
,
析出
,
性能
徐滨士
,
方金祥
,
董世运
,
刘晓亭
,
闫世兴
,
宋超群
,
夏丹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489
对FV520B不锈钢零件的激光熔覆热影响区进行了组织特征分析, 结合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CCT)实验、模拟热影响区拉伸及冲击实验, 研究了热影响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和机理. 结果表明, 热影响区可以按照组织演化特点分为4个特征区域: 半熔区(A区), 析出相溶解区(B区), 完全奥氏体化区(C区)和部分奥氏体化区(D区). 各区域均为马氏体组织, 靠近界面区域的组织较为粗大, 第二相发生溶解, 硬度更高, 固态相变点更低; 距界面稍远区域回火马氏体增多, 第二相未溶解, 但有长大的趋势, 硬度较低, 固态相变点较高, 接近原始材料. 决定激光熔覆热影响区组织及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是热循环的最高温度, 最高温度越高, 强度损失越大, 固态相变点越低, 相应硬度越高, 延伸率及冲击功降低.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热影响区
,
马氏体不锈钢
,
组织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