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梅
,
马永庆
,
吴云忠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从微观角度分析室温包覆拉拔铜包铝线双金属接合的机理,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相结合,分析得出:室温包覆拉拔铜包铝线的双金属结合是在施加于两个金属体的外力作用下,两个金属体表面的异类原子靠近至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较低,能够相互交换电子、产生吸引力的距离,并且两个金属体表面的大量原子间的共同引力作用的结果。Cu-Al双金属固相结合前处于分离表面,在外力的作用下,塑性变形使金属表面贴近,在塑性变形时两表面凸凹的相互摩擦生热产生"热激活"使表面活化。包覆拉拔后在一定条件下双金属界面会发生原子间的相互扩散,扩散有利于提高结合强度,但不是结合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包覆拉拔
,
铜包铝
,
双金属接合
,
微观分析
李海涛
,
彭向和
,
何国田
材料导报
概述了解释磁流变液链化机理的3种理论即磁畴理论、相变理论和偶极矩理论,以及链化机理的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同时介绍了3种描述磁流变液行为的理论方法和途径即宏观本构描述、微观分析描述和数值模拟描述.上述磁流变液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优化磁流变材料的配置和设计高性能磁流变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链化机理
,
行为描述
,
本构
,
微观分析
,
数值模拟
陈星建
,
王树林
,
徐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在干法室温常压状态下利用辊压振动磨制备了尺度在30~80纳米的铝纳米颗粒,并根据位错理论和点阵几何学,计算分析了铝颗粒在研磨过程中的尺度-结构演变规律,从能量的角度研究了铝颗粒在微尺度下的质能转换规律。研究表明,铝的晶体结构对于机械力的响应具有方向选择性。在研磨的初始阶段,材料的变形以应变为主,铝的晶粒细化与应变和位错几率的降低是同时发生的,应变和位错几率与晶粒尺度之间可以互相转换。在一定条件下,应变能可以得到释放,晶粒细化是在微应力大量释放、层错几率较低状况下得到的,即晶体颗粒的细化是应变能和层错能协同效应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微应力
,
微结构
,
层错
,
微分析
马永杰
,
张光亮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合适的TMCP工艺,可以在低碳合金管线钢中获得不同组成比的针状铁素体复相组织。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提高冷却速度均导致管线钢强度的显著提高,这是由于针状铁素体复相组织中的粒状铁素体、贝氏体铁素体等低温组织含量的增加;低温组织含量的增加比提高卷取温度导致的沉淀析出物增多对提高强度的贡献更大。
关键词:
TMCP
,
针状铁素体
,
管线钢
,
显微分析
,
力学性能
童辉
,
魏世丞
,
刘毅
,
王新坤
,
刘文超
,
徐滨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电化学测试技术与微观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高速电弧喷涂Al-Ti-Si-RE涂层在模拟深海压力下的耐蚀机理.结果表明:A1-Ti-Si-RE涂层在静水压力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电化学分析表明,在3 MPa浸泡480 h后动电位极化曲线阳极区上出现了1个类似钝化区间的“平台”,主要是由于腐蚀产物阻塞腐蚀通道的原因;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则表明,在高压下涂层Al钝化膜在浸泡6h左右后已溶解,12h后逐步趋于稳定,300~480 h区间几乎无变化;电化学噪声(EN)测试对比了涂层在常压和高压条件下0~64 ks的腐蚀情况,定量描述了涂层“钝化膜溶解-腐蚀产物快速形成-进入稳定阶段”的腐蚀过程.最后通过微观形貌观察和XRD等测试手段分析,Al-Ti-Si-RE涂层中的富Ti相(主要成分为TiA1、TiAl3等金属间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耐蚀特性,且呈现为多孔结构,Al在高压下快速腐蚀溶解填充富Ti相“骨架”孔隙,形成的涂层表面致密,其结构能够有效阻塞腐蚀通道,抑制腐蚀进行.
关键词:
高速电弧喷涂
,
涂层
,
深海腐蚀
,
电化学测试
,
微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