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明
,
刘慧
,
王文平
,
纪智玲
,
李文秀
,
于三三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研究络合剂对纳米铜粉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柠檬酸、葡萄糖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铜.考察了两种络合剂对制备过程以及产物结构的影响,通过催化苯氧化合成苯酚的反应考察制得的纳米铜粉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葡萄糖为络合剂制得的纳米铜(G-Cu)平均粒径较小(30 nm),比表面积为5.203 m2/g,在催化苯制苯酚反应时,具有较高的苯转化率(50.30%),但对苯酚的选择性较差;而柠檬酸为络合剂制得的纳米铜(C-Cu)平均粒径为55 nm,比表面积19.517 m2/g,催化苯转化率为21.95%,选择性为38.46%.此外,通过对溶胶凝胶法制备机理分析可知,在形成的胶体结构中,柠檬酸和葡萄糖中的羧基和羟基分别与铜离子进行配位.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纳米铜
,
络合剂
,
粉体结构
,
催化性能
吴雪梅
,
周元康
,
杨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用共混法制备1∶1的坡缕石/铜复合纳米粉体,经表面修饰后按质量比2%添加到150N基础油中,制备出含复合纳米材料添加剂的润滑油体系。用MMU-10G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该润滑油添加剂对HT200对磨试样的摩擦学性能,并用高精度电子天平测定试件的失重量以评定其耐磨性能。用扫描电镜SEM、EDX等分析了摩擦磨损试验后表面成分与形貌的变化,并分析了摩擦学性能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坡缕石/铜复合纳米粉体在基础油中分散性良好,颗粒大小不超过200nm,能明显提高摩擦副的减摩抗磨性能,平均摩擦因数下降19.1%,总磨损量下降44%,试件表面生成了含坡缕石特征元素和铜元素的自修复膜层,这是纳米坡缕石和纳米铜粒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纳米坡缕石
,
纳米铜
,
摩擦磨损性能
,
自修复膜
张晓宇
,
吴迪
,
季长涛
,
李军
,
刘云旭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研:究微量纳米铜添加到铁基粉末冶金件中烧结时对粒界扩散的作用.试验选择添加0.5%纳米铜的铁基粉末,通过高能球磨混合压制成样品,分别在不同温度相同保温时间及相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进行烧结,将上述试样冲击产生断口,通过SEM观察断口上纳米铜形貌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铜在铁基粉末冶金制品烧结过程中,保温时间相同随烧结温度升高和在相同烧结温度下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在界面上发生快速吸附、溶解和扩散,使其团聚长大,在较低温度溶解于铁基粉末颗粒表面,明显降低烧结温度,由传统的工艺温度1180℃降低到920℃.
关键词:
纳米铜
,
铁基粉末
,
烧结
,
扩散
,
断口形貌
杨瑞卿
,
樊金串
材料导报
以聚乙二醇(P EG200)为分散介质,氢氧化铜为铜源,采用液相热解法制备纳米铜粉.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种类的络合剂和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铜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EG200分散介质中于220℃恒温3h可以得到单质铜粉,其结晶性较好,粒径为30~40 nm;添加乙二胺络合剂可得到纤维状的纳米铜粉,用乙二胺络合再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能减小纳米铜粉的粒径并改变其形貌;在纳米铜的制备中PEG同时起着还原剂和结构导向剂的作用.
关键词:
纳米铜
,
聚乙二醇
,
热解法
,
络合剂
,
表面活性剂
谢汉文
,
田宇
,
杨万亮
,
付伯艳
,
田蒙奎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7.04.009
纳米铜因其原料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及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催化、电子、抗菌、润滑剂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湿化学法制备纳米铜对于实验条件制约较小,反应过程中容易对变量进行控制.对湿化学法制备纳米铜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溶剂、前体、活性剂、分散剂以及还原剂等的选择,描述了纳米铜的尺寸,形貌等特征,阐明了其生长机理.另外,对纳米铜在不同领域如透明导电电极、导体、传感器、生物医药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铜
,
湿化学合成
,
纳米铜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