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菲
,
李英
,
郭彩莲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806
通过显微镜及能谱分析手段对青海某金银多金属矿石中金、银的赋存状态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全为显微金,嵌布状态以硫化物包裹金为主,粒间金较少;银矿物以银金矿、辉银矿为主,其次部分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银黝铜矿中,主要载金、银矿物有黄铁矿、毒砂、方铅矿、白铅矿等。对金、银赋存状态的研究为选矿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金银系列矿物
,
赋存状态
,
嵌布状态
,
青海
张建良
,
王翠
,
左海滨
,
焦克新
,
王志宇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066
为明晰高炉中的氯元素对干法除尘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综述了高炉入炉料中氯元素的赋存状态、行为以及所带来的危害。进一步采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了国丰1号1780 m3干法除尘高炉氯元素的来源,焦炭和喷吹煤粉带入高炉中氯所占入炉料带入高炉中氯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4%和29.48%,而宝钢、唐钢和迁钢的3座干法除尘高炉中氯的来源主要是烧结矿,其比例分别为47.12%、43.59%和44.89%,这主要与高炉入炉料种类、用量以及氯元素质量分数的不同有关,所以在对待高炉氯元素来源问题上应该具体高炉具体分析。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出高炉入炉料中的氯化物在高炉内主要生成HCl,基于对高炉系统氯元素的研究,提出了高炉的降氯措施,并展望了高炉系统氯元素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高炉系统
,
赋存状态
,
氯平衡
,
离子色谱法
,
分配比
刘小伟
,
徐明厚
,
姚洪
,
于敦喜
,
吕当振
,
张会兴
工程热物理学报
将原煤通过三步化学提取实验(水洗,NH_3OAc洗,HCl洗),然后通过浸溶实验(Impregnation Experiment),将煤中羧基(-COOH)中的H离子置换成Na离子.并将原煤、提取实验后煤和浸溶实验后的三种煤样在沉降炉中热解和燃烧,研究煤中钠的有机/无机赋存形态对其气化特征和亚微米颗粒物形成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提取实验后的煤样,Na元素大部分以硅酸盐形式存在,两种煤在沉降炉中的热解结果表明以硅酸盐形式存在于煤中的钠元素很难气化.浸溶实验后的煤样中,Na元素大部分以羧酸(COO-Na)的形式存在,两种煤在沉降炉中的热解实验结果表明以有机结合态存在于煤中的钠元素非常易气化.Na元素赋存形态对其燃烧过程中气化有重要影响,最终表现在亚微米颗粒物中的含量上.
关键词:
燃煤
,
颗粒物
,
气化
,
赋存形态
李明月
,
孙倩
,
于昌平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1.2014040203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固体基底中PPCPs的检测方法,总结了国内外污泥、土壤、沉积物等基底中PPCPs的污染现状,并对PPCPs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PPCPs的检测方法朝多样化和趋优化的方向发展。污泥样品中PPCPs种类多、浓度高(μg·kg-1—mg·kg-1),土壤和沉积物中虽然浓度不高,但是总量不可小觑。目前,固体基底中的PPCPs还需要更全面和更广泛的研究。
关键词: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
,
污泥
,
土壤
,
沉积物
,
检测方法
,
分布
郭旻
,
胡海丰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106
脑包沟金矿床是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金矿石主要为蚀变岩型,含少量石英脉型.矿石结构有交代结构、骸晶结构、网脉状结构、包含结构、结晶粒状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和块状构造.金星独立的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产出,以裂隙金、包裹金、粒间金等形式嵌布于黄铁矿、石英、钾长石、钠长石、方铅矿、褐铁矿等主要载金矿物中,金矿物形态多样,粒度以微粒为主.
关键词:
矿石特征
,
银金矿
,
赋存状态
,
脑包沟金矿床
,
内蒙古
黄万抚
,
钟祥熙
贵金属
传统锌精矿伴生银回收,均是从挥发窑渣中进行,由于矿物性质变化,导致银无法有效回收.进行了从锌酸浸出渣中浮恒回收银的研究,解决了锌精矿中伴生银回收的问题.某湿法炼锌浸出渣含Ag 350 g/t,Au<0.01 g/t,Pb 3.87%,Zn 17.45%,Cu 1.38%,银主要以自然银存在,占60.13%.采用高效捕收剂HT-1#、起泡剂HT-2#进行浮恒,经过一粗四精三扫工艺,获得银精矿产率4.39%,含银6616 g/t,银回收率82.98%,取得良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
锌浸出渣
,
赋存状态
,
银浮恒
徐蕾
,
张子峰
,
刘丽艳
,
宋维薇
,
马万里
,
李一凡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3.2015100906
苯甲酮和苯并三唑类物质是应用广泛的紫外吸收剂,主要用于防止紫外辐射对人体皮肤和高分子材料的损害.随着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的加剧,紫外吸收剂的使用量日益增加,近年来,苯甲酮和苯并三唑类物质的内分泌干扰特性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苯甲酮及苯并三唑类紫外吸收剂的检测方法及环境残留的最新研究现状.目前,环境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多采用固相萃取法,根据不同化合物极性大小,选择使用气相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研究表明,苯甲酮和苯并三唑类物质在城市污水厂进出水和活性污泥中含量较高,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底泥及生物体均能检测到此类物质的残留,土壤、底泥及生物样品中苯甲酮和苯并三唑类物质的浓度在ng·g-1到μg·g-1(干重)之间.同时,本文对苯甲酮及苯并三唑类物质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去除途径、多介质环境中的归趋、人体暴露及其风险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甲酮
,
苯并三唑
,
紫外吸收剂
,
检测方法
,
环境残留
王大辉
,
王耀军
,
陈怀敬
,
彭勃
,
文豪
,
姜丽丽
稀有金属
系统地了解钴酸锂(LiCoO2)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助于从理论上指导该物质的合成工艺设计以及报废LiCoO2再利用的工艺设计.本实验将LiCoO2与NaHSO4·H2O、LiCoO2与Na2S2O7分别按摩尔比1∶3、1∶1.5的比例混合后进行酸性焙烧,采用TG-DSC-MS、XRD、SEM、EDS研究了焙烧过程中元素赋存形式的演变规律以及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LiCoO2与NaHSO4·H2O、Na2S2O7的混合物在焙烧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化学反应.焙烧产物中Na元素的赋存形式有Na2SO4、LiNaSO4和Na6Co(SO4)4,Li元素的赋存形式为LiNaSO4,Co元素的赋存形式为Na6Co(SO4)4 .焙烧产物致密,形状不规则,Co元素在焙烧产物中分布均匀.
关键词:
LiCoO2
,
酸性焙烧
,
赋存形式
,
元素分布
许英梅
,
何德民
,
王金凤
,
马堃
,
张秋民
材料导报
采用醋酸有机酸分离法对油页岩灰渣中的金属元素进行转化分离,利用醋酸的高选择性和低污染性,将Ca、Mg、Na、K等金属元素转化为醋酸盐,实现高效分离.采用Tessier法和BCR法研究油页岩灰渣中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油页岩灰渣中Ca、Mg、Na、K四种元素主要以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氧化物结合态等醋酸可提取态赋存,适于醋酸浸取分离法;而Fe元素的赋存状态不是醋酸可提取态,仅有少量以氧化物结合态赋存,不适于醋酸浸取分离法.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醋酸浓度)对油页岩灰渣中金属元素醋酸浸出率的影响规律,优化反应条件可提高其醋酸浸出率,选择醋酸浓度为30%,醋酸浸取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0h.
关键词:
油页岩灰渣
,
赋存状态
,
醋酸浸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