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维
,
高万夫
,
冯耀荣
,
张建勋
,
王华良
,
武保增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Q-P-T工艺对20SiMn2MoV钢进行热处理,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其微观组织,使用XRD分析残留奥氏体的含量,并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研究了Q-P-T工艺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0SiMn2MoV钢经Q-P-T处理获得了板条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弥散析出碳化物的组织,残留奥氏体含量为4% ~7%.淬火介质温度越高,残留奥氏体含量越高,钢的塑性、冲击韧性越好.碳分配时间应适中,过短则奥氏体稳定化不够,过长则发生碳化物析出及残留奥氏体分解.当淬火介质温度为90℃,碳分配60 s时,钢的抗拉强度为1344 MPa,伸长率达18.8%,强塑积为25267 MPa·%,具有优良的强塑性匹配.
关键词:
淬火-分配-回火(Q-P-T)工艺
,
碳分配
,
残留奥氏体
,
强塑积
,
冲击韧性
余伟
,
陈银莉
,
徐立善
,
蔡庆伍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一种中碳低合金高强度钢,在轧后进行直接淬火后再快速升温至400~600℃进行碳分配处理的直接淬火-碳分配(Quenching Partitioning)处理(DQP),研究DQP工艺对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组织及析出物的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钢中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结果表明:DQP处理后,钢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组织和残留奥氏体。马氏体板条宽150~250 nm;残留奥氏体位于马氏体板条间,随工艺参数不同,其体积分数在4%~8%。钢中析出物尺寸大多为20 nm左右。经过DQP处理后,钢的抗拉强度达到1200 MPa以上,伸长率15%~17%。-40℃冲击功达到30 J以上。合理的淬火终淬温度可以获得更多残留奥氏体,而升高分配温度会增加析出、并使析出物长大,这是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淬火
,
碳分配
,
组织
,
力学性能
,
析出
,
残留奥氏体
王蒲
,
石增敏
,
张允题
,
殷德政
,
丰平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50217
以超高强度钢 22SiMn2TiB 为对象,研究了在淬火、回火和配分状态下组织的演变规律.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 X 射线衍射技术(XRD)研究了不同处理状态下组织的演变规律.实验表明,回火或配分温度低于 320 ℃,板条马氏体组织形貌没有明显变化,且不随回火和配分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此温度以上进行配分,不论配分时间的长短,组织皆转变为回火组织.表明 320 ℃为该钢材的临界回火、配分温度.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位错密度下降;且 320 ℃以下温度回火或配分,马氏体衍射峰的半峰宽 FWHM 只是略有减少,表明虽然板条马氏体的组织形貌没有明显变化,但板条内的位错密度和内应力降低.
关键词:
淬火
,
回火
,
配分
,
板条马氏体
,
位错密度
,
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