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
胡晶莹
,
周涛
,
周庭
,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成了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硬段,聚四氢呋喃醚(PTMO,分子量1000g/mol)为软段的可生物降解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光显微镜(PO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耐热性能、结晶形态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目标产物为PBS/PTMO嵌段共聚物,随软段PTMO含量的增加,PBS硬段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降低,晶体尺寸变小;当PTMO质量分数低于50%,PTMO以非晶态形式存在时,PBS硬段晶体与PBS均聚物一样呈现环带球晶特征;当PTMO质量分数超过50%时,PBS晶体细小,无明显的环带球晶特征,且分散在非晶相中。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聚四氢呋喃醚
,
生物降解
张恺
,
张敏
,
丁芳芳
,
张国宏
,
邱建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丁二酸、1,4-丁二醇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然后将其与β-环糊精(β-CD)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进行超分子自组装,制备了PBS与β-CD的包合物(PBSIC).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WAX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PBS可以通过非共价键与β-CD内部羟基发生相互作用,稳定地存在于β-CD分子空腔中,形成管道状晶体结构,在β-CD的包裹下,PBS的结晶和熔融行为几乎消失.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β-环糊精
,
包合物
,
准聚轮烷
夏青
,
张敏
,
赵莹
,
李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熔融共混与开炼压延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羟基封端超支化聚氨酯(HBPU)的复合膜.使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和万能试验机对其结晶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土埋法在陕西花园土中对复合膜进行降解.结果表明,随着HBPU的增加,复合膜结晶度均有所降低,当HBPU的质量分数为6%时达到25.7%;DSC结果表明,HBPU提高了PBS的结晶温度;随着HBPU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下降;在拉力测试中,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得到了显著提高,6%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达到75%;复合膜降解后表面出现明显裂纹.HBPU对PBS改性,降低了PBS的结晶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韧性.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超支化聚氨酯
,
结晶性
,
力学性能
,
降解性能
陈君
,
蒋霞
,
陈庆华
,
钱庆荣
,
黄宝铨
,
刘欣萍
,
许兢
,
肖荔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材料,并采用流变学方法对所制备的共混体系的粘弹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PPC/PBS为典型的热力学不相容体系,PBS的加入提高了PPC的加工性能;当PBS的质量分数约为40%~50%时,体系发生相反转,这与Paul模型对相反转点预测的结果一致;在相分离区,动态模量偏离了经典的低频末端标度规则,Han图表现出不同于均相体系的特征,引起时温叠加原理失效;与Gramspacher-Meissner模型相比,Palierne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PPC/PBS体系的线性粘弹行为.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相反转
,
粘弹特性
闫冬雪
,
戢觅之
,
王柯
,
傅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熔融挤出-冷拉伸-微注成型”方法成功制备了可降解型高分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乳酸(PLA)的原位成纤复合材料,其中PBS为基体连续相而PLA为微纤增强相;并从组分黏度比、组分含量比以及拉伸形变比三方面分析讨论了微纤化结构的形成条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可降解型高分子原料的黏度比并不在最适宜成纤的范围内,但提高拉伸比以及高的PLA含量都可以增加PLA微纤的数量和长径比.研究发现PLA相部分形成微纤化结构后,由于自身力学性能的提高并且增加了两相间的界面作用,对PBS/PLA复合材料体系有显著增强作用.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分别比纯PBS提高了55%和140%,优于文献报道的几种天然纤维对PBS的增强效果.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聚乳酸
,
原位成纤
,
黏度比
,
拉伸强度
王溢
,
吴宏
,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乳酸(PLA)为原料,通过微纳多层共挤出技术制备了不同层数的PBS/PLA交替多层复合材料.采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力学测试和降解测试对比研究了交替多层复合材料和普通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降解行为.研究表明:随着层数的增加,交替多层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增强,在超过16层后材料的断裂伸长率高于普通共混材料,而屈服强度整体明显高于普通共混材料.在降解前期,交替多层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随层数的增加而降低;在降解后期,降解速率随层数的增加而增加,并在多于32层时降解速率保持相对稳定.交替多层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整体低于普通共混材料.
关键词:
微纳多层共挤出
,
力学性能
,
降解行为
,
聚丁二酸丁二醇脂
,
聚乳酸
李根
,
刘跃军
,
谭海英
,
李祥刚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60328.006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微晶纤维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MCC/PBS)复合材料,用高级毛细管流变仪和旋转流变仪分别测定复合材料的稳态流变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研究了不同 MCC 含量、不同温度对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黏度与剪切速率的流变曲线符合幂律流体的特征,可以用幂律模型对其进行拟合;复合材料的黏度与温度的关系可用 Arrhenius 方程对其进行描述。在线性黏弹区,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G')维持恒定,当应变(γ)超过临界值(γc )时,复合材料进入非线性黏弹区,出现了“Payne”效应,并且随着 MCC含量的增加,γc 下降。在角频率(ω)扫描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和复数黏度|η*|均随着MCC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 MCC含量下,G″的值始终大于G'的值,损耗因子(tanδ)均大于1。在低频区,G'出现第二平台。MCC/PBS复合材料加工流变特性的研究,对指导 MCC/PBS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复合材料
,
流变性能
,
幂律模型
,
Arrhenius方程
梁宁宁
,
熊祖江
,
王锐
,
李根
,
朱志国
,
张秀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3.009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组成比的聚左旋乳酸(PL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醋酸锌(Zn(OAc)2)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不同PBS及Zn(OAc)2含量对PLLA/PBS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LA和PBS属于非相容体系,Zn(OAc)2的加入能降低PBS相区的尺寸,提高PLLA/PBS体系的相容性,且质量分数为0.05%时增容效果最佳;PBS的加入可有效提高PLLA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随着P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与纯PLLA相比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均在300%以上;当PLLA/PBS/Zn(OAc)2质量比为80/20/0.05时,共混物的综合性能最优.
关键词:
聚左旋乳酸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醋酸锌
,
共混
,
性能
寇莹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以丁二酸、丁二醇为原料,通过对不同端基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PBS )进行合成和降解,研究了羟基封端、羧基封端和等摩尔比的PBS在堆肥土土壤悬浮液中的降解情况。通过检测降解过程中失重率的变化及降解前后薄膜表面形貌的变化,得出不同端基结构PBS的降解性能。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降解
,
端基结构
战美秋
,
史玉梅
,
魏志勇
,
陈广义
,
张万喜
功能材料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水滑石(PBS/HT)纳米复合材料,并详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及分散、结晶和熔融行为,晶体结构和球晶形态以及力学性能。采用SEM、TEM、DSC、XRD、POM和DMA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层状水滑石纳米粒子较好地分散在PBS基体中,加入HT具有明显的异相成核能力,显著地提高了PB$的结晶温度。偏光显微镜结果显示,随着HT加入量的增加PBS球晶密度增加,球晶尺寸细化。HT添加量为1%(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大,随着HT加入量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而弹性模量增加。动态机械测试表明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水滑石
,
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