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华
,
王迎军
,
郑裕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漫反射仪,以及对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失重率和模拟体液pH值的变化的测试,系统研究了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随着β-磷酸三钙/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模拟体液的pH值有下降趋势;支架材料的质量是降解和矿化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X射线衍射图谱和红外光谱(FT-IR)漫反射图谱研究表明,浸在SBF中的支架表面有磷灰石沉积物出现,且沉积物与β-磷酸三钙的晶型相似。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
,
聚乳酸
,
组织工程支架
,
降解
,
矿化
余金鹏
,
关怡新
,
姚善泾
,
朱自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锐孔法是制备微胶囊的常用方法之一。文中根据微通道法乳化技术原理,改进了锐孔法实验装置并用于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应用简化的聚乳酸微球制备模型,研究了油相注入速率、搅拌器转速、聚乳酸浓度和锐孔内径大小等因素对聚乳酸微球平均粒径d和粒径分布系数(C V)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注入速率小于1.2 mL/min时,对d和C V影响较小;提高搅拌器转速能降低d;随着聚乳酸浓度的增大,d和C V均呈增大趋势;当锐孔内径处于200μm~550μm时,d和C V与锐孔内径无明显关系。用内径50μm玻璃毛细管针头代替金属针头,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均一的聚乳酸微球(d=77.93μm,C V=17.59%)。
关键词:
锐孔法
,
聚乳酸
,
微球
,
单分散
江伟民
,
潘君
,
严好
,
罗春花
,
张寅星
,
龚啸元
,
王素军
,
王远亮
功能材料
利用自组装方式制备生物素接枝聚乳酸材料(BPLA)的纳米球,对其性能进行表征;体外探讨BPLA纳米球与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的结合能力,据此判断BPLA纳米球的潜在靶向性。结果表明BPLA纳米球呈球形,平均粒径〈200nm,分散系数〈0.15,平均电位〈-25mV;静置1月稳定;浓度为0.01~1.0mg/mL的BPLA纳米球的溶血率均低于5%;在37℃体外模拟体液静止和流动情况下能够与链霉亲和素进行结合;同时,在以链霉亲和素为臂时,BPLA纳米球仍然具备与生物素特异性结合能力。显示出BPLA纳米球在药物靶向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乳酸
,
生物素
,
链霉亲和素
,
纳米球
,
靶向
宋平
,
陈广义
,
魏志勇
,
王德瑾
,
梁继才
,
张万喜
功能材料
利用DSC、WAXD和POM技术对比研究了乳酸锌及其纳米线对聚乳酸结晶行为、熔融行为、晶体结构和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乳酸锌相比,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长径比的乳酸锌纳米线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成核剂,为聚乳酸结晶提供了更多的活化晶核,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既提高了聚乳酸的结晶温度、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又降低了球晶的尺寸,使得球晶的分布更加均匀致密。乳酸锌及其纳米线的加入对聚乳酸的晶体生长方式、晶体结构和晶型没有产生影响。
关键词:
聚乳酸
,
乳酸锌纳米线
,
成核剂
,
结晶
李春光
,
徐鹏飞
,
李云霞
,
王彦秋
,
林鹏
,
张锐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玉米秸秆微晶纤维素(CSCMC)作为增强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作为基体,制备了CSCMC/PLA复合膜材料,并对复合膜的结晶度、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优于纯聚乳酸膜。当CSCMC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膜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达到最佳,与纯PLA膜相比,起始分解温度提高了34.38℃,拉伸强度提高了58.3%,断裂伸长率提高了31.1%。
关键词:
玉米秸秆
,
聚乳酸
,
微晶纤维素
,
复合膜
,
性能
葛建华
,
王迎军
,
陈晓峰
复合材料学报
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仪以及红外漫反射仪,并通过对生物活性玻璃/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模拟体液(SBF)中失重率及模拟体液pH值的变化的检测,系统研究了生物活性玻璃/聚乳酸组织工程支架在SBF中的降解和矿化性能。结果发现:随着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聚乳酸支架在SBF溶液中浸泡时间的增长,SBF的pH值不断下降;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聚乳酸支架的质量不断下降。XRD、FTIR谱图和SEM图像表明:在SBF中浸泡一定时间后,有无定型的或结晶不完善的磷灰石在含有生物活性玻璃的聚乳酸支架的表面沉积形成。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
聚乳酸
,
组织工程支架
,
降解
,
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