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勇
,
刘碧桃
,
朱达川
,
彭玲玲
,
韩涛
,
于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剂热-溶胶凝胶两步法合成了(Y1-z,Gdz)1-x-y(Pz,V1.z)O4∶ xEu3+,yBi3+系列红色荧光粉.用XRD、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试样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为四方晶系,掺杂离子的加入对基质晶体结构影响不大;样品形貌均一,呈短杆状或椭圆状;激发光谱由位于250~400 nm的O2--V5+带和Eu3+-O2-带组成;最强发射峰位于619 nm,归属于Eu3+的5D0→7F2特征跃迁发射;Eu3+的最佳掺杂量为5 mol% (x=0.05);掺杂Bi3+、Gd3+、P5+后,样品发射强度得到显著提高,Bi3+的掺杂还会使激发带红移至400 nm.说明这类荧光粉是可用于近紫外芯片激发的白光LED用红色荧光粉.
关键词:
白光LED
,
(Y,Gd)(P,V)O4∶ Eu3+,Bi3+
,
两步法
,
红色荧光粉
吴疆
,
张萍
,
蒋春东
,
邱泽忠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红色荧光粉Ca3Y2Si3O12∶Eu3+.研究了Eu3+离子掺杂浓度、助熔剂及Gd3+共掺杂对荧光粉发光特性的影响.XRD检测结果显示,荧光粉的主晶相为Ca3Y2Si3O12,属单斜晶系.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硅酸盐荧光粉Ca3Y2Si3O12∶Eu3+的发射光谱包含2个主峰,峰值分别位于590和614 nm,归属于Eu3+离子从5D0→ 7F1和7F2的特征跃迁.用614 nm最强峰监测,得到激发光谱为一多峰宽带(200~500 nm).改变Eu3+离子掺杂浓度发现:随着掺杂量增加,荧光粉发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最佳掺杂量为20 mol%;讨论了几种助熔剂的影响:NaCl、CaF2作为助熔剂,对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影响不大,H3BO3作为助熔剂降低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而NH4F能显著提高荧光粉的发光强度;Gd3+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共激活剂,敏化Eu3+离子发光.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
Eu3+离子掺杂
,
高温固相法
,
助熔剂
,
Gd3+离子掺杂
吴中立
,
张艳秋
,
陈宝玖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KLa0.7-x(MoO4)2∶0.3 Eu3+,xSm3+系列红色发射荧光粉,利用XRD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所得到的样品均为纯相.采用荧光光谱手段对样品的发光性质及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在低Sm3+掺杂浓度时采用277及394 nm激发样品,其发光强度几乎不随掺杂浓度变化,若利用404 nm激发样品发光随Sm3+浓度有明显增强;当Sm3+掺杂浓度较高时,利用277,394及404 nm激发观察到了Smn3+对Eu3+发光产生了猝灭作用.采用电多极相互作用模型及交换相互作用模型对Sm3+到Eu3+的能量传递过程的物理本质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在低掺杂浓度下Sm3+到Eu3+的能量传递是基于交换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Eu3+的5D0能级荧光动力学过程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在低Sm3+掺杂浓度时Sm3+充当能量传递供体,而高掺杂浓度时Sm3+对Eu3+发光产生了猝灭作用.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
光致发光
,
能量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