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晋尧
,
曲丰作
,
徐同宽
,
王大鸷
,
吴爱华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5.033
目的:通过加入一种合成缓蚀剂提高锆化液防锈性能。方法将P2缓蚀剂磷酸三乙醇胺加入到锆化液中处理铝合金,使其表面形成一层新型锆化膜。用扫描电镜(SEM)分析处理后样品放大20000倍的表面,并与原液处理的样品进行对比,通过能谱(EDS)及XRD分析微团成分,辅助使用硫酸铜点滴试验判断耐腐蚀能力的增强程度,并用百格试验测试处理后表面对漆膜的附着力变化,通过酸性盐雾试验(CASS)分析新型锆化膜处理后的附着力变化程度。结果使用加入P2缓蚀剂的锆化液的辅助硫酸铜点滴实验,较原样颜色变化所用的时间提高了48 s,用加入缓蚀剂的锆化液处理的样品中,氧元素较原样品中氧元素减少了一半,判断微团为氧化微团且在加入缓蚀剂的锆化液处理后大量减少,百格实验效果相当,能通过480 h的CASS。结论使用添加P2缓蚀剂的锆化液处理铝合金,能增强其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铝合金
,
防锈
,
锆化液
,
缓蚀剂
,
锆化膜
,
氧化微团
,
耐腐蚀
方百友
,
杨敏娜
,
贺泽邦
,
卢琳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6.05.11
为了研究轧制过程中冷轧汽车板表面残留物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钢板表面耐蚀性能的影响,运用扫描电化学极化曲线对不同表面状态冷板的腐蚀行为进行了对比研究,并运用室内模拟腐蚀实验对钢板不同位置的工间防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钢板表面残油量越多,残铁量越少,其表面腐蚀电流密度越小,耐蚀性能越好,这与残油所具有的物理屏蔽作用有关。与轧制参数差异带来的影响相比,轧制油的种类是影响钢板表面残留物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钢板的防锈性能。工间防锈实验结果表明,钢板表面不同位置存在明显的电化学状态不均匀性,但所有位置试样在存储期的前3天内均可保持较好的耐蚀状态。相对来说,中间位置试样的平均锈蚀度最小,腐蚀电流密度最小,可见中间位置的残油较多、分布较均匀,阻碍了锈蚀的发生。
关键词:
冷轧板
,
残留物
,
电化学腐蚀
,
工间防锈
,
存储环境
腐蚀学报(英文)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气相缓蚀剂(VPI)亚硝酸二环己胺(DICHAN)对20#钢的保护作用规律.结果发现,DICHAN是化学吸附型缓蚀剂,既可用于密闭体系,也可用于敞开体系.
关键词:
防锈
,
气相缓蚀剂
,
亚硝酸二环己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