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川
,
龚焕高
,
张克仁
,
田喜林
金属学报
通过动电电位测定、吸附量测定、红外光谱分析及单矿物浮选等手段,研究了油酸在石英和长石表面的存在状态及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油酸以两种方式吸附:油酸根离子的静电吸附和油酸分子的物理吸附.在长石表面还存在油酸根离子与铝离子之间的化学吸附 因此,油酸在长石表面的吸附强度高于石英.试验还表明,在抑制剂的配合下,油酸钠可以活化阳离子胺类捕收剂对长石的捕收
关键词:
浮选
,
quartz
,
sodium oleate
,
adsorption
,
flotation
王成行
,
邱显扬
,
胡真
,
童雄
稀土
以油酸钠为捕收剂,通过浮选试验、溶液化学计算、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检测分析研究了氟碳铈矿的可浮性及药剂与矿物的作用机理.当油酸钠浓度为4×10-4 mol·L-1时,氟碳铈矿在pH =7 ~9较宽的范围内有较好的可浮性,与油酸钠溶液形成的高表面活性组分离子-分子缔合物的浓度较大有关.矿物表面的稀土阳离子的水解产物种类及其浓度影响着其可浮性.pH=8~9范围内,稀土阳离子水解优势组分RE(OH)2+和RE(OH)2+吸附在氟碳铈矿表面是主要的正活性质点,有利于药剂的化学吸附.在pH =8.3时,油酸钠对氟碳铈矿捕收是化学和物理的共吸附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氟碳铈矿
,
油酸钠
,
溶液化学
,
红外光谱
,
动电位
任瑞晨
,
张乾伟
,
王秀兰
,
李彩霞
,
石倩倩
,
费聿鹏
硅酸盐通报
为了分离出钼尾矿基陶瓷掺料中的方解石、白云石矿物,以水玻璃为抑制剂、油酸钠为调整剂、十二烷基胺为起泡剂,采用浮选方法对辽宁某钼尾矿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热力学计算对油酸钠捕收方解石、白云石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酸根以化学吸附形式与矿物表面Al3+、Ca2+、Mg2+形成难溶油酸盐,附着于目的矿物表面,调整油酸钠的添加量,可实现金云母、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分选富集;pH< 8.87时,油酸根优先捕收金云母;pH >9.3时,油酸根优先捕收方解石和白云石.
关键词:
选钼尾矿
,
方解石
,
白云石
,
油酸钠
冯博
,
王鹏程
,
王金庆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5.04.011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zeta电位测试和沉降试验,研究油酸钠对微细粒白钨矿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度对白钨矿的浮选行为影响较大,细粒级白钨矿浮选回收率低于粗粒级白钨矿.油酸钠是白钨矿的适宜捕收剂,随油酸钠用量增多,细粒级白钨矿回收率增加.油酸钠能在白钨矿表面吸附,增大白钨矿表面接触角的同时促进细粒级白钨矿的团聚,使细粒级白钨矿表观粒度增大,回收率增加.
关键词:
白钨矿
,
微细粒
,
油酸钠
,
浮选
丁建芳
,
姜继森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859
以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油酸钠作为表面改性剂, 通过油酸根离子中的脂肪烃链与高温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表面的亲油性基团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 将分散在油相中的Fe3O4纳米粒子转移到水相中. 研究了油酸钠浓度、油相中Fe3O4纳米粒子含量、pH值及温度等条件对改性结果的影响; 用穆斯堡尔谱仪(Mossbauer)、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本方法可有效地将油相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从油相中转移到水相. 当油酸钠浓度为3mmol/L、Fe3O4纳米粒子在正己烷中浓度为12.28mg·mL-1、 pH为8.6且温度为60℃时, 转移率最高可达86%, 改性后粒子在水相中的含量最高可达10.5mg·mL-1; 改性后磁性粒子在水相中含量较低时, 能够稳定分散较长时间.
关键词:
油酸钠
,
Fe3O4
,
nanoparticles
,
surface modification
王军
,
程宏伟
,
赵红波
,
覃文庆
,
邱冠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纯矿物试验,研究金红石在油酸钠为捕收剂体系中的浮选行为.当油酸钠用量为20 mg/L、pH值为6~8时,金红石浮选回收率均在80%以上;当pH =7.5时,金红石浮选回收率最高,为85.27%.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油酸钠在金红石表面主要发生了化学吸附,同时也可能存在物理吸附.根据油酸钠溶液化学计算,当pH值为6~8时,油酸钠溶液的优势组分为C17H33COO-和(C17H33COO)22-;而金红石表面Ti4+的羟基化合物主要以[Ti(OH)2]2+和[Ti(OH)3]+形式存在.结合金红石在油酸钠捕收剂体系中的浮选行为,油酸钠在金红石表面的相互作用原理是,金红石表面解离的Ti4+在水溶液中形成羟基化合物[Ti(OH)2]2+和[Ti(OH)3]+络合在金红石表面成为浮选的活性质点,再与C17H33COO-和(C17 H33COO)22-作用形成Ti(C17H33COO)4,从而使金红石疏水上浮;油酸(C17H33COOH(aq))分子和离子-分子缔合物(C17H33COOH·C17H33COO-)的物理吸附也可能存在.
关键词:
金红石
,
油酸钠
,
溶液化学
,
浮选
赵子粉
,
邵慧萍
,
孙森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06.023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纳米 Fe3 O4磁性颗粒,并用油酸钠对其进行包覆改性,以煤油为基液制备出煤油基 Fe3 O4磁流体。对比分析了 pH 值=5和10.5条件下油酸钠包覆的Fe3 O4磁性颗粒的性能差异,得出油酸钠在 pH 值=5时可以更好地包覆在 Fe3 O4磁性颗粒表面,其饱和磁化强度为58.0 A·m2/kg,在此基础上制备出的磁流体的饱和磁化强度为20.2 A·m2/kg,并且 Fe3 O4磁性颗粒分散较均匀。而油酸钠在pH 值=10.5时包覆的 Fe3 O4磁性颗粒,其饱和磁化强度虽然高一些(67.8 A·m2/kg),但制备出的磁流体稳定性较差,出现较为明显的沉降现象。
关键词:
Fe3O4磁性颗粒
,
油酸钠
,
pH值
,
饱和磁化强度
,
分散性
张龄丹
,
龚敏
,
郑兴文
,
刘川
,
文静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703004
采用电化学方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油酸钠对AM60镁合金在50%(体积分数)乙二醇-水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油酸钠能抑制AM60镁合金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腐蚀,是一种阳极型缓蚀剂,随着油酸钠量的增加,缓蚀率逐渐增大;油酸钠在常温和高温下对AM60镁合金在乙二醇-水溶液中均有较好的缓蚀作用,且常温下油酸钠的缓蚀效果更好;油酸钠在AM60镁合金表面的吸附为自发过程,且符合Temkin吸附等温方程.
关键词:
AM60镁合金
,
油酸钠
,
乙二醇溶液
,
缓蚀作用
彭祥玉
,
王宇斌
,
张小波
,
李帅
硅酸盐通报
针对油酸钠体系下Mg2+对白云母浮选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合浮选溶液化学、Zeta电位、XPS等手段探讨了Mg2+与白云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g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白云母的可浮性,并且pH值越大Mg2+对白云母的活化效果越好。当pH=12,油酸钠用量为9.20×10-4 mol/L时,3.44×10-4 mol/L的Mg2+可使白云母的回收率提高到82.20%。 Mg2+活化白云母的根本原因在于:Mg2+可强化油酸根离子在白云母表面的局部正电区域的静电吸附作用,同时可以提高白云母表面铝和硅离子与油酸根离子的反应的机率。此外,白云母表面覆盖的Mg2+可与油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疏水的油酸镁。在这三者共同作用下,白云母的可浮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
白云母
,
油酸钠
,
Mg2+
,
活化
朱海玲
,
覃文庆
,
陈臣
,
刘瑞增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为了改善油酸钠在低温条件下的捕收性能,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油酸钠体系下不同结构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白钨矿低温浮选行为的影响,并应用于白钨矿低温浮选实践中.结果表明:油酸钠在低温条件下对白钨矿的捕收能力很差,试验用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油酸钠的捕收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当pH=10、油酸钠用量为60 mg/L时,白钨矿在10℃时的浮选回收率仅仅为20%;而当油酸钠与聚氧乙烯醚按照质量比5:1混合使用时,相同油酸钠浓度下白钨矿的浮选回收率最高可达85%,可浮性大大提高.此外,聚氧乙烯醚对油酸钠低温捕收性能的增效程度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当疏水基的碳原子个数小于14,且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3~16时,增效效果显著;当HLB值相近时,含支链的聚氧乙烯醚比直链聚氧乙烯醚增效效果好.实际矿石浮选试验表明:MOA-9可以有效提高白钨矿在低温下的可浮性,大大降低捕收剂用量.
关键词:
白钨矿
,
油酸钠
,
聚氧乙烯醚
,
复配体系
,
低温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