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刚
,
席雪冬
,
曹明
,
王辉
,
雷洪
,
张本刚
,
杜官本
材料研究学报
以三聚氰胺、高浓度甲醛、尿素和大豆蛋白(SPI)降解液为原料,合成了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MUF).对比改性后MUF的性能,并借助核磁共振(13C-NMR)、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热机械性能(DMA)分析了改性后MUF的结构变化和热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用高浓度甲醛合成的MUF游离甲醛降低了52%,制备的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和静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5%和64%.用高浓度甲醛和SPI降解液合成的MUF游离甲醛降低了56%,制备的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和静曲强度分别提高了48%和97%.FT-IR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降解液与MUF树脂发生了交联反应.13C-NMR和DMA测试结果表明,用高浓度甲醛制备的MUF树脂亚甲基醚键含量较高,树脂体系缩聚度高,树脂具有很高的初始强度,但是热稳定性较差.用高浓度甲醛和SPI降解液制备的MUF树脂,树脂体系具有较高的缩聚度,亚甲基桥键含量明显升高,能部分抵消醚键在高温下断裂重排带来的不稳定性,使树脂具有较高的热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较低的游离甲醛.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
,
高浓度甲醛
,
大豆蛋白
,
结构特征
,
热性能
陈明
,
刘浪
,
周超
,
刘哲
,
张会轩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交联的丁苯(SBR)乳胶粒子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制得MBS核-壳接枝共聚物,并将其作为增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备MBS/PVC共混物.分析了MBS的结构特征,考察了不同核壳比的MBS在PVC中的分散状态以及对MBS/PVC共混物力学性能和透光件能的影响,以制备高透光高韧性的MBS/PVC共混物.实验结果表明:当MBS壳层中PMMA量少时,MBS粒子在PVC基体中不能实现良好分散,MBS粒子呈聚集状态;随着MBS壳层中PMMA含量增加,MBS粒子由团聚状态转变成网络状,当MBS壳层量增加到一定量时,MBS粒子以单一粒子状态实现均匀分散.随着MBS壳层量增加,使PVC/MBS共混物实现脆韧转变所需的SBR橡胶的质量分数降低,共混物的透光率降低;小粒径MBS增韧PVC的主要机制是基体的剪切屈服.
关键词:
核壳改性剂
,
结构特征
,
聚氯乙烯
,
增韧机制
,
脆韧转变
徐奕
,
孙宝瑞
,
彭亮
,
曾清如
,
铁柏清
,
雷鸣
,
邵继海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7.2016032001
本文利用榴莲壳和氯化高铁水热法制备具有磁性的榴莲碳,利用XRD、FTIR和SEM对榴莲碳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榴莲碳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吸附性能,以及水热反应温度、溶液pH和盐浓度等对榴莲碳吸附去除四环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170℃加热10 h条件下制备的榴莲碳D170具有明显的纳米片状和颗粒状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备的榴莲碳XRD衍射峰增强,形成的结晶更好.吸附实验表明,随着水热制备温度的升高,制备的榴莲碳对四环素的吸附去除率呈降低趋势.榴莲碳对四环素的吸附热力学模型拟合表明:D170、D180和D200对水体中四环素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53.97 mg·g-1、80.26 mg·g-1和34.14 mg·g-1,其中D170对四环素的吸附效果最好,最佳吸附溶液pH值约为6.0,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Freundich模型,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溶液中添加NaCl能促进榴莲碳对四环素的吸附作用,当NaCl浓度高于0.1 mol·L-1,榴莲碳对四环素的去除率达到100%;而添加Ca(N03)2可降低榴莲碳对四环素的吸附能力,当Ca(N03)2浓度从0.1 mol·L-1增加到1.0 mol· L-1时,水溶液中四环素的去除率从93%降低到78%.
关键词:
榴莲碳
,
结构特征
,
四环素
,
吸附性能
,
去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