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金属/复合材料柱壳胶接头扭转声发射行为

庞艳荣 , 刘然 , 周伟 , 龚婧

玻璃钢/复合材料

采用声发射技术对扭转加载作用下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柱壳试件的破坏损伤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实验方法与数值分析共同研究螺栓以及壳体尺寸对柱壳试件胶接接头损伤破坏的扭转特性及其声发射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柱壳试件的扭转加载曲线基本表现为线性,主要的失效模式为内聚破坏且伴随着纤维断裂和基体开裂.增大螺栓直径,能有效增强金属/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柱壳的抗扭性能.柱壳试件的损伤破坏与其声发射信号的相关参数相对应,较大螺栓直径的柱壳试件损伤破坏对应着较高的声发射幅度、相对能量、持续时间和较多的撞击累计数.因此,可将声发射信号的动态变化特征作为风电叶片叶根结构安全评估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风电叶片 , 柱壳 , 扭转 , 声发射

厚板尾部大压下法的应用

胡贤磊 , 曾庆亮 , 丁敬国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40299

提高厚规格板材的道次变形量对改善厚规格板材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轧制扭矩在道次轧制中的变化特点,可知头部咬入阶段的峰值扭矩是制约道次压下量的关键因素。结合轧制过程的稳态轧制扭矩的变化规律,提出尾部大压下法,即在正向道次的尾部阶段增大压下量,将板材尾部轧制成楔形或阶梯形,反向道次轧制时,由于头部厚度薄,对扭矩冲击小,可适当增加道次压下量,从而增大整个道次压下量。通过推导轧制扭矩和压下量的关系式,分析了道次压下量的放大范围。该方法能在不改动轧机设备的前提下提高厚规格板材的芯部变形能力。

关键词: 扭振 , 轧制扭矩 , 中厚板 , 压下量

履带钢轧制过程有限元仿真

陶功明

钢铁钒钛

履带钢断面形状复杂,轧制过程中容易出现扭转、翘曲、侧弯等现象,影响轧制的顺行.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履带钢切深孔轧制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孔型参数对轧件扭转、翘曲及侧弯的影响规律.针对履带钢切深孔轧制扭转严重的问题,优化孔型参数,使履带钢切深孔轧制过程扭转角从135.6°减小到13.85°,满足后续道次正常咬人的要求,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履带钢 , 轧制 , 切深孔 , 有限元 , 扭转 , 孔型参数

GH4145合金弹性性能的研究

张十庆 , 李方 , 王宏

功能材料

研究了GH4145合金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扭转试验、弯曲试验、缠绕试验等,分析了合金元素、热处理工艺对弹性性能的影响.GH4145合金经过变形加时效处理,抗拉强度R_m达到1650MPa.扭转次数达到正负各3圈,弯曲次数达到7次,时效态绕簧缠绕7圈不发生折叠、起刺、裂纹等缺陷.

关键词: 扭转 , 弯曲 , 缠绕 , 弹性模量 , 热处理 , 合金元素

弯曲载荷作用下的熔接涂层及基体应力特性研究

宋博 , 黄树涛 , 周旺 , 许立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研究熔接涂层及基体在弯曲载荷作用下的等效应力特性及其分布状态,对不同厚度涂层/基体系统进行三点弯曲仿真试验.通过将涂层分别置于受拉和受压一侧,分析弯曲试验中不同压头下压量时,涂层/基体系统的等效应力状态以及涂层厚度对接合面处应力的影响,得到不同厚度的涂层/基体系统在界面结合处的等效应力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弯曲载荷作用下,涂层/基体系统的等效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涂层表面;压头下压量相同时,涂层越厚,涂层/基体系统的等效应力最大值越大;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处存在等效应力突变,涂层越厚,等效应力突变值越小,涂层与基体的等效应力过渡越平缓.

关键词: 熔接涂层 , 镍基合金 , 应力 , 扭力轴

类金刚石薄膜改性钛合金的扭动摩擦磨损特性

许林敏 , 张德坤 , 陈凯 , 杨雪晖 , 王庆良 , 亓健伟

中国表面工程 doi:10.11933/j.issn.1007-9289.2010.04.009

以Ti6Al4V合金、类金刚石薄膜(DLC膜)改性Ti6Al4V合金分别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配副,模拟颈椎间盘的轴向旋转运动,并在改装后的多自由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扭动摩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周次的增加,两对摩擦副均呈现出摩擦扭转力矩、摩擦耗散能、磨损量相应增大的趋势.与Ti6Al4V合金相比,DLC薄膜改性后的Ti6Al4V合金摩擦副接触界面间摩擦扭转力矩降低了51.6%、摩擦耗散能降低了48%,进入完全滑移状态的时间缩短,具有更好的耐磨性.Ti6Al4V合金的磨损机制表现为严重的磨粒磨损,经DLC薄膜改性后的钛合金的磨损形式以应力集中产生的脆性剥落为主.DLC薄膜增大了对磨副UHMWPE的磨损,UHMWPE的磨损机制是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 DLC薄膜 , 扭动 , 磨损机理

聚酰亚胺薄膜烧结铜扁线附着性的影响因素

邵兵 , 刘佳音 , 汤海涛 , 杨名波 , 唐文进

绝缘材料

对铜扁线的表面质量、烧结温度、压轮、感应线圈的加热方式以及聚酰亚胺薄膜F-46胶层厚度等因素对聚酰亚胺薄膜烧结铜扁线附着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具有不同附着性的烧结线进行了扭转测试.结果表明:要获得最佳的附着性,须对铜扁线进行抛光处理,烧结温度控制在270~290℃,压轮在烧结线表面的下压距离为0.5~1.0 mm,采用开口式矩形感应线圈加热时铜扁线横向偏移感应线圈几何中心位置在1 mm以内,聚酰亚胺薄膜厚度允许时应采用F-46胶层较厚的薄膜.为保证聚酰亚胺薄膜烧结铜扁线满足后续的加工要求,3.35 mm×9 mm烧结线绝缘层失去附着性的长度最大不应超过4 mm.

关键词: 附着性 , 扭转 , 铜扁线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