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
张晓泳
,
李志友
,
周科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热轧制备晶粒尺寸为0.1~0.5μm的超细晶Ti-55511近β钛合金,利用SEM和TEM等研究热处理工艺对超细晶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0~650℃的温度条件下,合金强度和硬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50℃时达到峰值强度1486.09 MPa;在450℃退...
关键词:
Ti-55511合金
,
超细晶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连福亮
,
彭广金
,
何涛
,
柳永宁
,
朱杰武
材料热处理学报
过共析钢在奥氏体化温度下加热后空冷或炉冷将会产生片状珠光体组织和网状渗碳体,在超细晶条件下得到了不遵循这一规律的固态相变新现象。本实验采用高能球磨快速烧结方法制备了超细晶过共析钢块体试样,通过控制球磨时间控制烧成试样晶粒度。结果表明:当球磨时间超过40 h,烧结后试样晶粒细化到2~4μm的量级,试样...
关键词:
超细晶
,
过共析钢
,
珠光体
,
扩散
姚圣杰
,
杜林秀
,
王国栋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温轧铁索体+珠光体组织获得两种渗碳体分布形态,并在300℃变形获得不同的位错密度,结合随后的快速升温至奥氏体低温区以及快冷后单道次轧制变形获得了铁索体晶粒尺寸为200~500 nm的亚微米晶钢,拉伸性能测试表明利用该工艺获得的样品除了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1000 MPa)之外,其屈强比相...
关键词:
温轧
,
超细晶
,
渗碳体
,
位错
,
屈强比
,
亚微米钢
范爱琴
,
周乐育
,
邓陈虹
,
朱鲁曰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金属的大塑性应变细化晶粒从而提高材料综合性能已在材料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为获得材料的亚晶组织已经出现了许多大变形技术。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是块体材料得到超细晶粒的一种新的材料加工方法,因此受到材料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等通道转角挤压的基本原理以及主要参数对变形的影响,分析了此加工...
关键词:
大塑性变形
,
等通道转角挤压
,
超细晶粒
,
组织性能
苗丹阳
,
唐荻
,
赵征志
,
丁然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传统淬火-配分钢(Q&P钢)添加合金元素Ni和Nb,并对实验钢采用两相区Q&P工艺处理,得到了一种超细晶Q&P钢,分析了实验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种成分钢得到了块状铁索体+块状马氏体+残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且晶粒达到了亚微米级别.由于残留奥氏体的相变诱发塑性(...
关键词:
退火温度
,
Q&P钢
,
超细晶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石凤健
,
王雷刚
,
许涛
,
芦笙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介绍了反复镦压工艺的原理、路线及特点,并研究了纯铜反复镦压后的组织、硬度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反复镦压可在不改变试样形状和尺寸的情况下累积很大的应变。退火态纯铜经多道次镦压后晶粒明显细化。3道次镦压前,纯铜的平均显微硬度随应变的增加快速增加,随镦压次数的进一步增加,硬度上升的幅度下降。多道次镦压后纯...
关键词:
反复镦压
,
纯铜
,
超细晶
,
硬度
,
拉伸性能
王苗
,
杨延清
,
罗贤
材料导报
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超细晶钛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大变形法、氢处理法和热机械处理法等,并评述了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以上方法获得的超细晶钛合金均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但室温延展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获得更好性能匹配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超细晶
,
钛合金
,
制备方法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谈军
,
周张健
,
朱小鹏
,
郭双全
,
屈丹丹
,
雷明凯
,
葛昌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doi:10.1016/S1003-6326(11)61286-7
采用高能球磨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制备纯钨、氧化物弥散强化钨和碳化物弥散强化钨.为了评价钨在瞬态热冲击下的性能,采用强流脉冲离子束,在热流密度高达160 MW/(m2·s-1/2)的条件下对4种不同晶粒尺寸的钨进行抗热冲击试验.与商品钨相比,弥散强化钨在瞬态高热流作用下显现出不同的行为.氧化物弥散强...
关键词:
钨
,
钨合金
,
超细晶
,
表面作用
,
热冲击
,
瞬态高热流
马江南
,
杨才福
,
王瑞珍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11.005
采用GLEEBLE 3800热模拟机进行回温变形热压缩实验,研究回温温度对微合金钢组织转变和铁索体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背散射电子衍射观察实验钢的微观组织和晶粒取向,并对形变时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验钢回温变形可获得超细晶组织,晶粒平均等效直径约2...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回温轧制
,
铁素体动态再结晶
,
超细晶
,
大角度晶界
,
EB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