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微
,
张志刚
,
付广艳
,
刘群
材料保护
目前,关于包覆桐油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用于自修复涂料的制备研究较少.以桐油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方式在桐油表面制备了脲醛树脂微胶囊;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热重分析仪(TGA)以及红外光谱(IR)对胶囊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及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预聚合反应pH=8.5,采用OP-10作为乳化剂,其用量为芯材质量的5%,搅拌转速为900 r/min,并控制酸化时间为90 min时,可制得外形完整、尺寸均匀的球形微胶囊,微胶囊表面略粗糙,其直径约为200 μm,包封闭率达85.1%,其初始热分解温度为205℃左右.
关键词:
原位聚合
,
自修复涂料
,
脲醛树脂
,
微胶囊
,
形貌
,
结构
,
热稳定性
,
包封率
杨婷婷
,
王世荣
,
李祥高
,
张静
功能材料
为了改善脲醛树脂电泳微胶囊表面的形貌和强度,选择明胶对脲醛树脂微胶囊进行改性。详细研究了明胶改性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加成阶段最优pH值为9.0~9.5,缩聚阶段为3.0~3.5,明胶在整个反应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为0.5%时得到的微胶囊表面光滑、结构致密,具有较高的强度。将得到的电泳微胶囊涂布制备成原型显示器件,在15V电场驱动下,白态反射率为39.6%,黑态反射率为4.4%,对比度达到9.0,响应时间为460ms,表现了优良的显示性能,从而得到快速响应、对比度高的八段数码时钟和有源矩阵(TFT)显示器件。
关键词:
脲醛树脂
,
微胶囊
,
明胶
,
改性
,
显示器件
赵佳宁
,
顾继友
,
郭楠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研究尿素对弱酸性起始合成的UF树脂固化性能影响,采用DSC研究了弱酸性起始合成UF树脂中碱性加成阶段尿素添加次数和间隔时间对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影响.计算了碱性加成阶段尿素添加次数和间隔时间不同的UF树脂的固化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并建立相应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弱酸性起始合成UF树脂,碱性阶段尿素添加次数和添加间隔时间影响树脂固化,尿素添加次数增加和尿素添加次数相同而添加尿素时间间隔延长能降低UF树脂固化体系的活化能.弱酸性起始合成UF树脂的固化反应是介于0.92~0.93级之间的非基元反应.
关键词:
尿素
,
UF树脂
,
固化反应动力学
,
DSC
宋晓秋
,
刘钦矿
,
段玉萍
,
曹龙迪
,
杨改霞
,
叶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壁材,正十六烷为芯材,制备了有机相变微胶囊(OMPCMs).优化了影响OMPCMs中甲醛含量的合成条件:尿素与甲醛摩尔比、尿素分批加料方式、固化终点pH值、反应时间及三聚氰胺与聚乙烯醇的用量.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OMPCMs的组成、外貌形态、热稳定性及热焓值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尿素与甲醛摩尔比为1∶1.6,尿素分65%,30%,5%共3批加料,固化终点pH为1.0~1.5,反应时间为4h,三聚氰胺与聚乙烯醇的用量均为尿素用量3%时所制备的OMPCMs为类球形,具有核壳结构,游离甲醛含量约为0.392 g/kg,符合欧洲E3级标准(甲醛含量小于0.6 g/kg)的规定.同时,OMPCMs的包埋率为56%,相变潜热为115.6 J/g,耐热温度达到160℃.
关键词:
微胶囊
,
正十六烷
,
脲醛树脂
,
包埋率
,
甲醛含量
郭丽萍
,
刘明
,
雷家珩
,
杜小弟
,
史恒鑫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142
采用胶体化学的方法对Fe~(2+)/H_2O_2影响脲醛树脂(UF)胶ζ电位及其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8.0时,脲醛树脂胶粒的ζ电位平均值约-32.5 mV,粒子带负电,并以单分散形式存在.随着Fe~(2+)离子或H_2O_2加入量的增加,脲醛树脂胶ζ电位的绝对值迅速减小,从而使胶粒间排斥势垒降低,胶粒发生聚集,体系粘度随之增大并最终产生凝胶.其中,Fe~(2+)离子对脲醛树脂胶粒的ζ电位和粘度η变化的影响幅度比H_2O_2更为明显.pH值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pH值约为9时,体系具有最大的ζ电位,除此之外,pH值增大或减小ζ电位的绝对值均迅速减小,其中pH>9时ζ电位的绝对值下降幅度更为明显.采用胶体的双电层理论对Fe~(2+)/H_2O_2影响脲醛树脂胶稳定性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脲醛树脂
,
胶体稳定性
,
Fe~(2+)离子
,
H_2O_2
,
ζ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