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爱
,
武传松
,
杨敏
,
唐逸民
,
吴人洁
金属学报
利用萃取复型技术, 对Ti--V--Nb微合金钢母材、焊缝及模拟粗晶区中
第二相粒子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母材中的粒子为含有Ti, V, Nb的
碳氮化合物复合粒子, 其尺寸均在100 nm以下; 粒子的形状不规则,
不同粒子具有不同的成分. 焊接过程中, 溶池中的碳氮化合物粒子绝
大部分发生溶...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second phase particle
,
welding thermal cycle
B. Liu
,
J.X. Qu
,
W.J. Sun
金属学报(英文版)
The effect of di®erent peak temperature (Tp) and cooling time (t8=5) on hardness,
impact toughness and fracture morphology in the heat-affected zone (HAZ) of HQ130
steel was studied by using welding thermo-simulation tes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toughness and hardness decrease wit...
关键词:
high strength steel
,
null
,
null
,
null
杨汉
,
王西霞
,
曲锦波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热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高强度船板钢E550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t8/s对粗晶区组织有较大的影响,当t8/s较小时,组织以板条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为主;随着t8/5的增加,粒状贝氏体逐渐增加,冲击韧性逐渐降低;当t8/5为300s时,组织以粒状贝氏体为主.随着峰值温度的...
关键词:
高强度船板钢
,
E550
,
焊接热循环
,
热影响区
杨浩
,
曲锦波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509008
通过系列焊接热模拟试验,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和焊接峰值温度对13MnNiMoR钢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试验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组织中粒状贝氏体的含量增加,贝氏体铁索体板条尺寸增大,冲击韧性降低;随着焊接峰值温度的降低,热影响区的组织和韧性呈现明显变...
关键词:
焊接热循环
,
13MnNiMoR钢
,
热影响区
,
峰值温度
,
焊接热输入
邢淑清
,
陆恒昌
,
麻永林
,
韩娜
,
李振团
,
陈重毅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5.07.016
为了研究800MPa级低合金高强钢焊接粗晶区的组织转变规律,采用热模拟的方法,应用L78 RITA相变热膨胀仪模拟了实验用钢的两次焊接热循环过程,对应的焊接线能量约为20kJ/cm.建立了该钢的奥氏体连续加热转变曲线(TTA),并对组织、硬度和热膨胀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用钢一次热循环粗晶区组...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
,
焊接热循环
,
马氏体
,
贝氏体
张苏强
,
赵洪运
,
舒凤远
,
王国栋
,
贺文雄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575
采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Q315NS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转变规律及焊接热循环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Q315NS钢母材、细晶区和混晶区微观组织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粗晶区主要由粗大的粒状贝氏体组成。在质量分数为50%的H2SO4溶液中,母材和热影响区的等效电路中均包含一个电荷转移电阻和一个由双电层产生的常相位角元件,且均产生了钝化行为。母材和混晶区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大,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耐腐蚀性能最好;粗晶区电荷转移电阻最小,腐蚀电流密度最大,耐腐蚀性能最差。腐蚀72 h后,母材、细晶区和混晶区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均呈多孔状结构,而粗晶区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为短棒状结构。2种结构的腐蚀产物均主要为Fe的硫酸盐,并含有Cu、Sb的氧化物及少量Si。
关键词:
Q315NS钢
,
焊接热循环
,
H2SO4溶液
,
腐蚀行为
,
电化学
吴栋
,
王鑫
,
董文超
,
陆善平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355
采用焊接热模拟实验,研究了焊接热循环对一种7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高温部件候选材料-Ni-Fe基高温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态Ni-Fe基高温合金在经过峰值温度为1249℃的焊接热循环后,25和700℃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降低,延伸率升高.对经过焊接热循环后的合金再进行时效处理发现,...
关键词:
Ni-Fe基高温合金
,
焊接热循环
,
时效
,
γ'
,
碳化物
,
力学性能
崔冰
,
彭云
,
赵琳
,
彭梦都
,
宋威
,
竺培显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107
为研究多层多道焊对1 000 MPa级焊缝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热模拟试验对末道焊缝金属进行一次及二次焊接热循环,并通过冲击、硬度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分析热循环后焊缝金属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次热循环下,随着峰值温度( Tp )的升高,冲击韧...
关键词:
焊缝金属
,
热循环
,
显微组织
,
韧性
,
残余奥氏体